我院学生团队参加重庆文旅融合发展全球金点子大赛获纪念奖,并受聘为旅游发展顾问
2019年5月,我院刘逸副教授受重庆旅游委邀请,组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与规划系SJB代表队,参加“行千里·致广大——发展有你”重庆文旅融合发展全球金点子大赛。本次大赛是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旨在为重庆文旅发展收集高质量的发展建议,指导重庆市文旅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SJB代表队由旅游管理专业蒲雪茹(研究生)、李聪萍、曹轶涵、高非凡、谢敏、赵其泽6人组成,在刘逸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老重庆,新重庆,魔之城,幻之城》(以下简称“魔城”)规划作品。大赛最终收到有效投稿693份, SJB代表队最终以第17名的成绩,获纪念奖,并受聘为重庆旅游发展委员会特邀顾问,聘期3年。
作品“魔城”通过一组问答剖析重庆旅游发展现状,发现重庆资源禀赋强、影响力大,已然具有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旅游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现状与本次大赛的主题(主要围绕重庆该如何打好“三峡”牌、“山城”牌、“人文”牌、“温泉”牌、“乡村”牌这五张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升级版,提出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本团队与指导老师开展了多轮沟通探讨,最终认为重庆存在有山城、温泉、乡村、三峡和人文五大名片,但它们各自独立发展,未能实现合作共赢的问题。
重庆缺乏有机串联五张牌的机制,缺乏一张凝练的城市旅游名片。重庆旅游的问题不在于缺乏优秀的旅游资源,而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旅游形象来穿针引线,将重庆推向国际知名。
针对以上问题,本团队经过数番讨论,锁定以下方案:以“魔幻之城”这一统一形象来包装重庆。这一方案不仅能巧妙地将五张牌融入其中,还能打造新的旅游吸引极点,推动重庆旅游迈向国际化的进程。
依托山城、温泉、乡村、三峡和人文这五大旅游资源,围绕“魔幻之城”打出城魔、峡奇、人灵、水幻、乡梦五张魔幻牌。
在具体实施方面,根据现有重庆旅游资源,构建不同发展分区,打造“一核、两翼、两带”。以下简单展示本次方案的主要内容。
重庆人长期身处3D立体城中,察觉不到重庆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重庆不缺乏高质量的旅游吸引物,不怕来了没东西看,就怕没人来。要想有人来,首先需要有人知道……
重庆有山城、三峡、人文、温泉、乡村这五张好牌,需要打好牌,让“散牌”升级为“同花顺”。
城,这一被忽略而又具有巨大张力的吸引物,能完美地将这五张牌串联起来,打造魔幻之都,整体提升重庆的旅游吸引力。
重庆各类旅游要素中均含有浓厚的魔幻色彩,其立体都市的特性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魔幻都市是基于游客感知而形成的较为强烈的重庆城市形象,它将统筹人文、温泉、乡村、山城、三峡五类旅游资源共同发展,刺激市场需求,引领重庆的旅游发展。
重庆,一座魅力多变的城市
它是“多元融合”的巴渝福地
它是“奇峰耸立”的山水之城
它是“水汽弥漫”的温泉之都
它是“跌宕起伏”的现代都市
它是“山水相依”的人间梦境
一核:都市区综合核
两翼:环城两翼的自然东翼、人文西翼
两带:诗韵三峡观光带、渝南风情魔幻带
一年之后,魔幻重庆为世人耳目一新
三年之后,重庆的魔幻形象深入人心
五年之后,重庆一跃成为中国最佳世界级
旅游目的地
赛后感
本次参赛我们学习感触最深的是思路和方案的把控。一个好的方案,不在于噱头多华丽、套路多精妙、规划图多好看、目标多雄伟,而是在于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要解决的问题所在,并且围绕主题展开分析和设计。比赛不要求像平时课堂作业那般的五脏俱全,而是要一针见血。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问题研判,不止是需要科学的分析,也需要经验判断,而这些经验则是通过众多实践积累起来的。总之,这次比赛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规划的核心是其理念和长远价值,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全局观。
最后,重庆本土摄影师杨大川为本方案提供了多张精美的图片,特此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