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课堂 | 2018级MTA研究生古劳水乡野外调研实录

发布人:旅游学院

  近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18级38位MTA研究生,在刘逸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鹤山市古劳水乡开展课程野外考察。本次调研围绕《旅游规划野外考察》课程展开,旨在通过对旅游地的现场考察,掌握旅游规划要素、规划设计方法和步骤。本次野外考察重点考察了古劳水乡、梁赞故居、水乡民俗博物馆、水龙桥、李家成故居等主要旅游资源和设施,了解水乡旅游开发的商业模式和存在问题。

  上午的行程主要是考察古劳水乡的分布和发展现状。刘逸老师在梁赞故居为同学们详细的介绍了此前由刘老师主持的《岭南鹤武旅游发展策划》的主题及内容。刘老师从咏春拳法发展的历史讲起,把咏春拳和古劳水乡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解析,随后进一步讲解了古劳水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在讲解完水乡的成因之后,刘逸老师分别列举了乌镇、周庄、同里、甪直、小洲等著名水乡,激发同学们思考这些水乡的异同,并让同学们由此展开分析,判断这些水乡有可能培育的旅游业态,应该有什么差异。

  在下午的行程中,刘老师带领大家从水乡游客中心出发,一路考察至水乡民俗风情馆,全面细致的了解古劳水乡旅游开发的现状和业态发展现状。返回水乡游客中心之后,刘老师与水乡旅游开发公司谭总经理展开深入的交流,了解了水乡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现状。最后刘老师针对古劳水乡旅游开发的障碍、市场营销推广的难点、产品升级的技术瓶颈,以及商业模式的缺陷,为同学们进行现场讲解。主要可以小结为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古劳水乡资源条件好,但因为水乡自身的地理特征,使得旅游容量较低,难以开发成封闭式景区,且交通可达性有待提升,需投入大量资金,招募专业团队运营才可突破瓶颈,提升旅游发展。

  第二,目前古劳水乡主要针对的是广东省省内的一日游市场,包括散客、团队游,如何实现产品提质升级,是运营方和投资方共同面对的难题。

  第三,现有的产品,多以观光类产品为主,产品的丰富度低,收费项目少,创收空间小,商业模式较为脆弱,需要升级其商业模式。

探寻一——梁赞故居

 

探寻二——水乡民俗博物馆

 

探寻三——西江游船

 

探寻五——古劳水乡游客服务中心

 

  古劳水乡的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文化底蕴深厚,每年都吸引不少高校将学术课题调研活动选址于此。迄今为止,我院已经在古劳水乡开展了多次调研活动。学子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理论和实地考察经验,以多样的视觉对古劳水乡的旅游开发工作提出新颖构想,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古劳水乡旅游发展提供不少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时过境迁,古劳水乡风光依旧,发展却未曾止步。通过不同团队的不断探寻,其旅游发展定会突破瓶颈,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步入正轨,朝着优质化方向发展

 

考察感悟

  虽然在珠三角长大,但直到这次移动课堂才听闻并实地探访了古劳水乡。通过老师介绍、文献资料阅读以及实地参观体验,对桑基鱼塘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儿时的记忆,而是对岭南水乡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宏观系统的认知。当地景区负责人还介绍了当地旅游业在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诉求、居民生活诉求与开发商利益诉求等多方博弈中的发展困局。令人欣慰的是过去几年我们中大旅院刘逸老师团队还是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术力量的介入还是为当地发展提供多一种角度的思考,为刘逸老师打call!

        在刘逸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道前往鹤山市古劳水乡参观调研。本次移动课堂的调研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准备充分。刘老师针对这次移动课堂有专门制定了《旅游学院MTA旅游规划野外考察手册》,并在出发前一个星期发给我们知悉,让我们提前了解此行目的,带着问题去调研。此外刘老师还分享了5篇参考文献,让我们在出发前就对目的地有了一定的了解。2.行程安排合理。我们既车览了水乡全貌,又深入到梁赞故居、水乡民俗博物馆等重要景点参观,还切身体会到水乡泛舟的惬意,感触深刻。3.讲解引导到位。老师全程都在给我们分享和讲解讲解景区历史、文化、规划、未来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启发大家不断探索思考。

  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最后没有安排座谈交流环节,很多想法在现场没能及时沟通交流,但我认为本次移动课堂是非常成功,让我获益颇多,期待以后还有更多机会走出教室,走进实践!

  古劳水乡的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这种潜力旅游资源的考察、调研及与老师的现场交流讲解,能激发我们较多的想法及想象空间。较之于参观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这种模式让我们得到的收获可能更多。

  知识不是力量,能成功运用知识改善村庄旅游生态和社区生活才是力量。

        古劳水乡的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这种潜力旅游资源的考察、调研及与老师的现场交流讲解,能激发我们较多的想法及想象空间。较之于参观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这种模式让我们得到的收获可能更多。

        通过本次调研才真正地走进咏春文化,以前更多的是影视作品中了解咏春,而要说出个道道来还是很难的,但是经过此次调研可以说对咏春的来龙去脉、师从派系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实地调研、更形象地感知了岭南水乡与江南水乡的区别。

        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带我们去“旅行”,而是将整个课堂贯彻其中,如:旅游规划的要点是什么、古劳水乡的特点、未来开发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做了详细的分析。感觉受益良多!

        这样的“移动课堂”来一打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