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举办“研究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学术交流活动
3月26日下午,由张辉老师主讲的“研究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交流讲座在教学楼D407火热进行!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让2017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同学们都能更好、更有效地进行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张辉老师结合他指导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以及审稿的经验,给大家系统性地讲解一篇成功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注意的事项。
张辉老师饶有趣味的讲解吸引了所有同学们的注意,大家津津有味地就牢记了这些关键的知识点。在与大家互动中,张辉老师幽默的话语更是让同学们都印象深刻。虽然交流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每同学们在讲座结束后都是面带微笑、满载而归。

那么
遗憾未能到场的同学一定会好奇
收获5星好评的此次讲座
究竟传授了哪些论文写作的秘籍呢?
究竟能不能让为论文头秃的你
为追赶DDL筋疲力尽、一筹莫展的你
带来一束灿烂的黎明曙光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这些满满的干货吧
请大家拿出小本本!
————————分割线————————
讲座内容回顾
14:00,讲座开始。张辉老师的讲座内容围绕“什么是研究”、“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论文的结构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讲座对研究做了详细的阐述。研究就是一个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然后解决研究问题的一个过程。研究的类型包括概念性研究(或理论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或行动性研究)。概念性研究常见于哲学等学科,研究者需通过个人论证的方式来界定、厘清或诠释某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根据不同概念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整合为一个系统,进而形成理论。实证性研究,是本学科最常见的研究类型,因此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研究,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对问题收集资料,使用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最后是应用性研究或行动性研究,此类研究是针对作业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设想解决方案。
其次,讲座介绍了常用的研究方法:论证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个案研究、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在谈到如何寻找研究选题时,张辉老师特别强调了要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这“四多”的重要性,很多有趣的题目都是从实践中观察来,在阅读思考后明确,交流后又变得更加深入,经过这样过程的选题就会很有趣,很吸引人。
最后,研究论文的结构是本次讲座内容的重点。张辉老师表示清晰完整、衔接恰当的结构会让论文的可读性大幅提高。同时张辉老师强调,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因此大家在阅读文献的时候也要多揣摩论文各部分的重点和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通常需要有一个简短、明确、恰当的题目,能精炼表述整个研究的摘要,体现核心概念和研究的关键词,讲清楚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价值等内容的引言,确定研究问题、找出现有研究缺口、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增强说服力的文献综述,体现文章核心思想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不能用“自杀性”写法的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以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只有每一步都规范地做细、做精,才能让读者快速抓住文章的重点,条理清晰地深入了解你的研究。

大家应该都记得张辉老师在会展营销课程上曾讲到创意人员在创意开发过程中扮演的四个角色,即探险家、艺术家、裁判员和战士的角色。张辉老师指出,我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应当扮演这四种角色。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有探索新研究领域的冒险精神,也必须具备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实证意识,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我们与自己的不断较量,也要求我们不断地发挥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此下来,我们精心打造的研究论文,其实就是我们展现给读者最好的艺术品,体现出我们想要表达与展现的思想。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用一颗真诚的心打造我们的每一个作品!
张辉老师在最后强调了模仿对目前我们的重要性,因为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早模仿早受益!张辉老师多次强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在模仿的时候也应该有选择的模仿。另外,DDL不是生产力,切勿养成拖延、对付的坏习惯。
————————分割线————————
关于本次精彩讲座的报道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希望大家能牢记张辉老师的教诲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
在阅读写作论文时掌握有效方法,事半功倍
就让小编借用张辉老师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报道吧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小编不多说了,也要去读文献啦
撰稿:韩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