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首届学术活动周启动
为了加强学院教师内部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协作和团队建设,旅游学院于2018年11月21日-28日举办首届学术活动周系列活动。在学术活动周内,将举办系列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加上同期进行的研究生集中开题报告会,学术活动周内开展的学术活动将超过20场次。11月21日晚上, 2019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暨首场经验分享交流会在学院讲学厅顺利举行,拉开了旅游学院首届学术活动周的序幕。学院党委书记林俊洪、副院长何莽副教授、党委副书记李颢,李师娜教授、梁增贤副教授、张辉副教授,以及全体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博士后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分享交流。
动员会由何莽副院长主持,林俊洪书记致辞。他指出,我院博士后、科研人员队伍越来越大,已经是学院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学院非常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活动周的目的就是搭建平台促进发展。一是促进博士后、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促进专职教师队伍与博士后、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博士后、科研人员要积极用好学院强大的师资和大平台,促进自己产生更大的成果。
何莽副院长在进行2019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中表示,首届学术活动周以基金申报为主题,希望提升基金申报率和成功率,重点希望对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的基金申报给予支持和指导。何莽副院长介绍了全校及学院近年来包括国家自科和国家社科的申报与资助情况,自建院以来14年时间里,旅游学院老师共主持国家级及教育部课题54项,近四年获立项27项,平均每年获立项6.75项,在学院专职教师仅29人情况下,实际维持着60%以上申报成功率。
随着近年来我院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学院现有一批较高科研水平的科研人员,申报潜力大;因年轻科研人员经验缺乏,申报成功率有所下降;我院将以学术活动周为开端,积极进行申报节点跟进、交流、辅导,提高申请书质量,同时加强内部学术交流。
随后,何莽副教授、梁增贤副教授、张辉副教授、王心蕊博士分别作为国家基金项目主持人,先后结合基金申报书分享了自己的申报选题、论证写作技巧及相关经验和心得,在整个学术活动周期间,旅游学院大多数老师皆自愿将已不涉密的基金申报书拿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晚上9:00,由博士后做学术交流会,崔庆明博士分享了《野生动物旅游景区中游客的具身体验及其对环境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袁博聪博士分享了近期的研究及国家基金的申报意向;陈梅博士分享了《Modeling traveler’s WTP and VOT》。
学术活动周后续系列活动列表:
参加了首场活动之后的老师们高度认同举办学术活动周的意义。人文社科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实验室等让教师们经常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难形成科研团队和相互协作。学术活动周致力于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分享交流,加强沟通协作,促进团队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