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继刚教授赴台参加国际旅游科学院2011年成员大会
2011年国际旅游科学院成员大会6月5-11日在台湾举行。成员大会每2年举办一次,今年由台湾国立嘉义大学承办。共有6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参加了大会,其中成员候选人10人,“明日之星”(Emerging Scholars)2人(成员大会每年邀请研究成果杰出的2-3人年轻学者参加大会并做学术报告)。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架起旅游学术多学科研究的桥梁”(Building Interdisciplinary Bridges in Tourism Scholarship)。会议期间共有25名成员和2名“明日之星”做了大会学术报告,我院保继刚教授做了题为“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1978-2008: Whence, what and whither?”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在问答环节,有5名成员发表评论并提了6个问题。
国际旅游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成立于1989年,由国际上旅游研究最顶尖的学者组成。其章程规定,国际旅游科学院的成员(Fellow)规模不超过75人(资深成员不计)。目前,国际旅游科学院共有53名在任成员(Active Fellow)和22名资深成员(Emeritus Fellow,75岁以上),中国大陆共有2名在任成员,他们是我院保继刚教授和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现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教授。新成员的入选首先要有成员推荐,被提名委员会接受后,候选人参加每2年一次的成员大会,由推荐人介绍给全体参会成员并在大会上做报告,之后全体成员投票,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票数的候选人当选。保继刚教授2001年当选,是华人第一位入选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