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西江旅游论坛”成功举行,保继刚院长出席开幕式
12月16日至17日,由我院和广西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旅游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桂林旅游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西江旅游论坛” 暨第四届“相思江中国青年旅游学者论坛”在桂林旅游学院隆重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甘霖、我院院长保继刚、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娜、肇庆学院党委书记曾桓松以及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臧国书等出席了开幕式,北京联合大学张凌云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叶文教授、南开大学徐虹教授、四川大学杨振之教授等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参加会议,我院张骁鸣、陈钢华、梁增贤、黎耀奇、代姗姗等老师以及几位研究生也受邀参会并做报告。
本届论坛主题为“聚焦与共商:生态文明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主要内容包含主题报告、圆桌对话、旅游学科建设研讨会、平行论坛、博士论坛等几个部分。开幕式上,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娜、我院院长保继刚,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甘霖先后致辞。保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举办西江旅游论坛的基础、目的及其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谈了他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认识,认为中国旅游研究近20年来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经历了实践倒逼理论研究,代际转向、学科转向、方法转向,从学习追赶国外向创新超越转变等阶段,旅游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西江流域的几个省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旅游资源丰富,能够为旅游研究和发展提供非常好的案例,希望通过“西江旅游论坛”的举办,能进一步形成关于西江流域旅游的“区域知识”,从而为旅游研究“世界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主题报告环节,张凌云、叶文、徐虹和杨振之四位教授分别做了《旅游业:一种新的发展观》、《生态伦理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精准扶贫的再思考》和《区域旅游发展转型与旅游扶贫》的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环节,保院长、张凌云、叶文、杨振之、徐虹、钟永德、王辉、林业江等14位专家学者围绕“全域旅游发展与旅游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两个主题展开高峰对话。保院长在圆桌对话上发表了关于“旅游减贫”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根据自己对旅游发展的持续观察以及学术研究的界定,保院长认为用“减贫”更能体现目前旅游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保院长指出,“扶”是强者对弱者的动作,扶贫使得帮扶者和受扶者处于不对等不公平的地位,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是减少贫困甚至是消灭贫困,因此用减贫更能体现此根本目的。
平行论坛环节,来自我院、桂林旅游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不同单位的44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有关话题展开对话。我院几位参会老师分别做了报告,梁增贤老师在“旅游发展与旅游精准扶贫专题”论坛上做题为《助强还是辅弱:旅游精准扶贫的案例分析》的报告,张骁鸣老师在“旅游哲学专题”论坛上做题为《旅游本质之问的迷思》的报告,黄凯旋在“旅游感知与行为研究专题”上做题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评价研究》的报告,代姗姗老师和黎耀奇老师在“地方文化与市场营销专题”论坛上分别做题为《城镇型旅游地韧性:理论的建构与量表开发》和《消费者对服务人员外貌吸引力的响应研究》的报告,陈钢华老师在博士论坛上做题为《Perceived destination restorative qualities(PDRQS):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的报告。
论坛于17日上午闭幕,闭幕式上,桂林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业江代表论坛宣读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西江流域旅游发展的桂林宣言》。《宣言》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西江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展西江流域旅游共同体,打造西江旅游强势品牌,是论坛的责任,流域内各地区与时俱进,团结拼博,为把西江旅游黄金风景道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而努力奋斗。
西江是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从云南发源经贵州、广西到广东入海,是一条中国的黄金旅游带,“西江旅游论坛”由我院参与发起与主办,以打造区域旅游创新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为宗旨,轮流在西江沿岸四省高校举办,首届“西江旅游论坛”于2016年底在广东肇庆由肇庆学院主办,按照轮值主办的原则,本届在广西桂林由桂林旅游学院主办,明年第三届将在云南曲靖有曲靖师范学院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