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结合,将旅游研究做在祖国大地 ----罗秋菊教授为17级研究生党员讲党课

发布人:旅游学院

        2019年5月21日上午,在旅游学院院楼二层党员之家,罗秋菊教授为17级研究生党员上了一堂主题为《中国的绿色治理——以广交会为例》的党课。

        罗秋菊教授从我国金融、生态、扶贫三大方面的攻坚战讲起,阐明了旅游与这三方面攻坚战的紧密关系。具体到会展行业来讲,以上三方面话题尤为重要,在生态环境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随后,罗秋菊教授以广交会为例,切入了中国绿色建设的话题。

        从世界来看,西方环保法律较为健全、民众环保意识也较为普遍,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发展任务重,环保法律建设较弱,民众环保观念意识薄弱,所以绿色治理的推行存在较大的阻力和困难。罗秋菊教授指出,绿色会展(Green Event)的核心,在于以“绿色发展”开展会展工作,如倡导公共交通,雇佣本地劳动力,绿色的垃圾处理方式等。绿色会展(Green Event)的理念在西方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在我国,由于主办方的弱势地位以及薄弱的绿色产业链等问题,绿色会展(Green Event)理念的贯彻阻力重重。追溯广交会绿色发展计划全过程,最初两年,是在广交会集团精英管理者倡导下进行探索,但推行两年后效果不显著。商务部介入绿色发展计划后,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介入,以及自下而上的理念教育介入,不断引导企业向“绿色”方向整改,三年六届基本达到了100%的绿色搭建,实现了粗放式的绿色展会,并自此开始向精细化绿色管理和发展迈进。

        总而言之,广交会的绿色治理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的模式,政府掌握会展中核心资源(参展位置、参展面积等)的话语权是该模式运作的基础,“强制+引导”的执行方式是该模式顺利进行的润滑剂。需要强调的是,广交会的绿色治理是中国情境下的绿色发展、治理结构,与西方模式存在很大差异。

        在互动讨论环节,罗秋菊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罗教授也鼓励旅院学子,将自己置身于时代浪潮之中,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探索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背后的理论机制,不断加强与西方学术界的对话,做出可为世界参考的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