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研讨会”在珠海举行

发布人:旅游学院

  2017年12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研讨会在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珠海旅游研究院共同承办。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进入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广东旅游特别是珠海旅游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来自中山大学、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三位专家就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旅游发展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研讨会与会代表

 

  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朝枝教授主持,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秘书长陈文杰以“大湾区战略推动粤港澳旅游产业升级”为题进行主题报告。陈文杰院长以产业升级为切入点,从大湾区国家战略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应以创新群体效应驱动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旅游服务转型升级。他强调,大湾区城市间旅游的合作远重要于竞争,区域内旅游主管部门和业界要立足于大局,区域内城市需要重新明确定位和分工,并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澳高铁的开通也将改善区域内交通格局,将过去单项旅游流向转变为双主线多地环形旅游流向,推动区域旅游业实现一体化发展。最后,他为大湾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提升给出以下三点建议:要下大力气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要高度重视培育满足新市场需求的市场主体,重点提升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朝枝主持研讨会

 

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文杰作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及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发表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机遇”的主题报告。保继刚教授认为,珠海旅游发展拥有“两个基础、两个机遇”,面临“一个挑战、一个方向”。“两个基础”指城市人居环境的比较优势以及持续重大的旅游核心要素建设,“两个机遇”包括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珠海区域旅游格局地位的作用,以及旅游消费转型与区域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的变迁带来的“中产阶层家庭休闲度假消费”,“候鸟型第二居所、养生养老消费”和“港澳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消费”三大增量市场。保继刚教授也指出,周边旅游城市的快速崛起与珠海城市旅游增长的极限都给珠海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推动珠海城市旅游吸引力升级的系列举措。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作主题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创新发表了“以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大湾区世界级旅游城市群的建设”的演讲。李创新副研究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内与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一同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对旅游业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意义重大。从世界视角来看,大湾区既是重要的客源地,也是重要的目的地;从中国视角来看,粤港澳是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最具标志性的区域;从区域内部视角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差异化发展态势。他认为,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以区域合作、转型升级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区域之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李创新副研究员对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如何进一步促进粤港澳的一体化这两个关键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创新作主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面对港珠澳大桥的即将通车以及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以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和区域合作,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定位的一次探索,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