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节庆旅游:文化与社会的视角”专题会议
“第二届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学术会议”之“节庆旅游:文化与社会的视角”专题会议于2017年11月3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文科楼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海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共38位教师、学生参与了会议。大家围绕主题,从事件作为文化符号的生产过程、节庆活动中的游客体验特征、新创节庆与地方认同等角度展开分享与讨论。
每节会议包括主题分享和自由讨论两个部分。第一节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陶卫宁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骁鸣副教授从列维-斯特劳斯著作中的《语言学和人类学中的结构分析》这一篇章出发,分析对节庆进行结构分析和符号分析的可能方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以“事件重构文化符号的人类学解读——以“西关小姐”评选活动为例”为主题进行分享,解读在区域经济诉求的驱动下,文化符号被重新阐释、重组和再生产的过程,并分析呈现其中的传统与现代、地域与非地域、文化与市场、记忆与再现等多对关系。在评议与讨论环节,张骁鸣副教授提出如果“西关小姐”评选活动的结果不是传统型的西关女性,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的疑问。孙九霞教授接受指出这一活动的评选结果代表着政府的价值判断,而政府碍于社会文化压力,其包容性仅止于接纳不同风格的报名者。


第二节会议由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马凌副教授主持。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万蕙博士首先以“无羁的快乐,缺位的道德——对网络文本中傣族泼水节游客狂欢体验的内容分析”为题进行分享。她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通过对傣族泼水节的网络游记文字进行分析,指出游客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活动中体验的几点特征。接下来,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刘博副教授分享了“新创节庆与地方文化认同建构:以广府庙会为例”的研究。她关注新创节庆对于建构地方文化认同的作用,从历时性角度剖析历届广府庙会展演内容及相应的媒体报道和网友评价。每个主题分享之后,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评议和讨论。

最后,张骁鸣副教授对全天的“旅游哲学·节庆旅游”会议主题做了简单总结,提出作为“事件”的节庆与哲学本身产生研究碰撞的可能性,例如“事件哲学”在西方本就是一个新的哲学研究方向。
(撰稿:吴琼仪;摄影:刘慧敏 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