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学术研讨会”
2017年11月1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以“健康旅游与医养结合”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顺利召开。该会议作为“第二届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学术会议”分会之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专家,四川省眉山市、广元市、兴文县、洪雅县等明确以康养产业为重点产业的市(县)政府领导,以及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等专业媒体编辑,共50余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管理者齐聚中山大学,分享和探讨“健康旅游”路径与“医养结合”模式。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罗秋菊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会议第一个议题“健康旅游产品与康养产业体系”由复旦大学旅游系胡安安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何莽副教授作了“康养概念探究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第一个主题发言。基于“康”“养”的对象与方式,何莽副教授从康养的功能、康养的依赖性和康养的分布三个不同角度对康养的内涵及康养产业进行了细分和解读。随后,山东省旅游康养协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旅游学系黄潇婷副教授作了“基于生活方式的休闲度假养生旅游产品体系”主题发言,眉山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崔永伟先生作了“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主题发言。议题1主题发言和讨论环节结束后,暨南大学市场营销系系主任杨德锋教授对专家发言和讨论内容作了总结点评。杨德锋教授指出,康养产业有两个关键环节要注意,一是资源,二是定价,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合理定价以吸引外来消费。
上午的第二个议题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刘军强教授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民族医学研究室副主任甄艳研究员,因无法出席现场讨论而提交了汇报材料“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研究”,由刘东代为发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建国副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医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的发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李晓琴教授作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主题发言。随后,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星副教授对第二个主题的讨论作了点评。李星副教授认为,弄清楚康养旅游发展的目的很重要,是康养还是旅游?这直接关系到市场产品细分和营销决策;发展康养旅游也要注意阶段性,避免产品同质化,要打造精准化的业态和产品。
上午的会议期间,现场嘉宾与发言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
下午的会议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何莽副教授主持,主要内容是围绕各地的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展开,以及对四川省兴文县康养产业发展案例进行研讨并提供优化策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副院长王成慧教授先作了题为“县域康养产业发展方略——四川洪雅县案例剖析”的发言。随后,兴文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晓莉女士对兴文的自然资源和康养产业发展情况做出详细介绍,同时提出了目前兴文旅游及康养发展的疑惑和困境,希望与会专家提出宝贵建议。此外,兴文县中医院副院长吴仕财先生介绍了兴文县苗医苗药的开发情况;兴文县僰王山镇党委书记梁小平先生、兴文县太平镇党委书记丁良权先生、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乡长黄宇先生分别对所在乡镇的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做了介绍。在听取王成慧教授的案例解读及兴文县代表的介绍与咨询后,各位互动专家纷纷就案例和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就兴文县康养旅游发展的方略及实施路径进行互动讨论,为兴文县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方略。
会议最后,何莽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何莽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以及对县域康养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他认为中国康养产业学术研讨会是一场跨界研讨和对话,既有学术高度,又能接地气;既有政策指导,又有实施建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康养研究,继续关注兴文旅游的发展。
康养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和社会经济影响令人瞩目,但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学术论证作为技术支撑。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学术研讨会从产业体系、公共政策到医养结合,再到县域案例解读,深入剖析了康养产业的概念、轨迹与特点,会议推动了我国康养的学术研究,对康养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