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丨我院本科生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特等奖
2021年12月5日,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在厦门大学圆满落幕。由我院郝小斐副教授指导,本科生王时彩、谢慧贤、洪雨、赵晟瑜和赵雨僖同学组成的队伍“回村的诱惑”队在初赛74所高校,247支队伍,141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决赛中斩获全国特等奖、最佳团队风采奖。

获奖团队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颁奖仪式
本次大赛聚焦“旅游·乡村振兴”,着重关注“旅游·乡村振兴”创意产品设计、市场形象推广等内容,以提升高校学子创意与市场对接的能力,推行旅游文创理念,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和乡村振兴。大赛旨在发掘各高校优秀的旅游创意人才,汇聚更多更好的文旅创意作品,广泛发挥优秀大学生的力量共同为旅游产业发展、为文化旅游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中山大学唯一入围决赛的队伍,“回村的诱惑”队除了与来自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旅游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学子共同角逐外,亦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设计专业学子和旅游专业学子同台竞技。
《乡遇 乡知 乡爱》
打造“回村的诱惑”
本届大赛设计作品分为自选乡村原型进行主题纪念品设计部分和主办方命题的以福建省三明市安砂镇为原型设计的部分,“回村的诱惑”队为此推出《乡遇· 乡知·乡爱》方案,设计出两套系列作品《推“陈”出“新”,阿柑新传》和《“安”居乐“业”,振兴有我》。

决赛方案
“回村的诱惑”队选择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为自选方案的案例地。围绕大赛“乡村振兴”的主题,团队结合新会陈皮、启超故居、新会葵艺等元素符号,推出了“阿柑新传”的系列文创产品并设计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营销方案,打造了有IP、有特色、有落地的旅游纪念品方案。

《推“陈”出“新”,阿柑新传》IP
在《“安”居乐“业”,振兴有我》作品中,团队同样遵循“现状分析-发现问题-符号解码-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运用旅游专业的知识、结合当地特色设计了有教育有娱乐有吃喝的旅游纪念品。团队秉持文旅融合、游购结合的理念,不但推出了新的安砂IP形象猕猴“安安”,还设计了“安砂全域打卡护照”、“生态盲盒”等纪念品,让消费者不仅购买到产品实物、更购买到一份体验。
《“安”居乐“业”,振兴有我》IP
将“五个指头”
攥成“一个拳头”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组建的“回村的诱惑”队由2018级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的本科生王时彩、谢慧贤,2019级会展经济与管理系本科生洪雨,2020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的本科生赵晟瑜和赵雨僖同学组成。五位同学在指导老师旅游学院郝小斐副教授的耐心指导下,思维频频碰撞出创意火花,行动力和执行力持续满格在线,成员们分工协作,有激情、有计划地完成了两套系列作品。
小组内同学依托前期扎实的实地调研,进行地方资源的梳理和现存问题的分析,进而针对性提出设计理念,并将本组创意可视化。在旅游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决赛时由洪雨、赵晟瑜、赵雨僖三名同学前往厦门大学现场参赛,王时彩、谢慧贤两位同学则在线上组成“智囊团”共同参赛。小组成员赛前进行多次彩排及模拟答辩,得到包括张骁鸣老师及多位学长学姐的反馈意见。最后在吸纳多方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创意与逻辑兼具的汇报方案,在赛场上饱受评委好评。答辩阶段,得益于赛前的多次模拟、现场答辩组和团队“智囊团”的努力准备,针对评委提出的问题,现场参赛的同学从容应对,逻辑清晰地解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最终斩获佳绩。
线上智囊团鼎力相助



现场答辩组风彩

参赛同学接受大赛组委会采访
总结参赛经验,“回村的诱惑”队中各位成员所具备的丰富的参赛、活动经历对摘得本次比赛最高奖项可谓帮助良多。凭借多名成员深度考察江门新会茶坑村并曾获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三等奖的经验,梳理了详实丰富的案例地资源;依托多名成员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熊猫大使”工作坊文创设计的工作与2021珠海城市鲁宾逊的主创团队工作的经验,设计了逻辑清晰的方案思路;基于成员参与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并获华南赛区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经验,推出了贴合实际的创意产品;参考几位成员参与“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计划竞赛并获银奖的经验,设计了落地可行的推广方案;得益于多名成员参与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并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经验,呈现出有趣有序的表达形式;最终让参赛作品收获了旅游学专家、工艺美术学专家和艺术系专家等决赛评委们的共同认可和高度评价。
图文:“回村的诱惑”团队
初审:刘俏芬
审核:徐永怡
审核发布:张东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