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我院本科生“萝卜墩团队”获2022年活动实验室春夏赛季最佳新秀奖、优秀团队奖
近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E人APP携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EL活动实验室公众号”联合主办的2022年“活动实验室”春夏赛季评选结果揭晓。我院本科生“萝卜墩团队”获评最佳新秀奖和优秀团队奖,指导老师张辉和毛子丹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奖。
比赛介绍
“活动实验室”在线公益性实践教学项目,是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E人APP携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EL活动实验室公众号”联合主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会展活动及相关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2022年活动实验室总共分三个赛季:春夏赛季:3-6月;秋冬赛季:9-11月;总任务:12月,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新型会展人才。

参赛团队介绍
旅游学院2020级会展班的梁文彦、曹诗培、曹芊芊、谢瑾、陈演绎、陈安妮、杨晓钰、李雨桐八位同学组成萝卜墩团队,参加了2022年活动实验室春夏赛季的活动挑战,最终在87所院校团队中杀出重围,成为9所获奖院校团队之一。

团队介绍
比赛过程
本次活动实验室春夏赛季的活动自3月底正式开始,团队策划的脱口秀活动在5月成功举办,最终7月进行最终的评比与颁奖,历时4个月。萝卜墩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前期团队建立与活动策略制定、展示活动方案与提案、活动筹备、现场执行与记录、活动总结共10项任务,在实践中体验学科知识,感受会展活动的魅力。在前期的活动策略制定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受众调研和方案探讨等一系列实地调研和讨论,结合观众需求敲定了基本的活动模式和整体思路。

萝卜墩团队成员在岁月湖食堂讨论活动方案
推敲制定出活动各项细节后,团队成员分工撰写了活动整体实施方案与预期效果,同时精心制作出团队的创意项目提案视频,获得同学们一致好评。
项目策划PPT展示
在活动现场的正式筹备过程中,团队成员默契分工合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活动和场地审批、财务申请、物料设计和制作、演员招募和审核、志愿者招募、观众招募等各项任务。5月22日,萝卜墩团队以《没关系,我也有“病”》为主题,成功举办校园脱口秀活动,嘉宾和到场观众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嘉宾风采

活动现场展示

现场志愿者和萝卜墩团队合影
7月14日的线上颁奖典礼上,首次参与“活动实验室”活动的萝卜墩团队在87所参与院校团队中杀出重围,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鼓励和好评,最终在春夏赛季荣获最佳新秀奖和优秀团队奖;指导老师张辉和毛子丹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奖。

线上颁奖典礼


团队荣誉证书


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团队感想
整个春夏赛季真的学到了很多,活动实验室带给我们不仅是真实项目教学的策划资源,还有真实项目落地的宝贵体验。相较于以往的比赛,活动实验室的要求更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比赛主要集中在3-5月,除去日常学业之外,还有鲁宾逊的实习。面对时间紧凑、任务多项的考验,我们一起乘风破浪,不断打磨细节,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了许多快乐与感动。
——梁文彦
相比起以往的活动经历,在活动实验室的比赛中,我们经历了更为完整和细节的活动策划与执行过程,学习并亲身经历了一项企业级活动应有的流程、过程文件和团队分工,为我们之后的职业生涯积累了一段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也再次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体会到团队成员共同达成成就的快乐。
——曹诗培
“没关系·我也有病”脱口秀的成功演出,让我收获了从零搭建起一次完整演出活动的经历,也让我学会了从设计的视角出发,看待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小到一张桌子、一块标志牌的安放,都与为设计的活动流程内容紧密相关。
——陈安妮
在参与这次活动的过程中,虽然时间很紧张,有太多挑战,我们的萝卜墩团队依旧能够克服困难、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项全新的任务,彼此陪伴,为这个活动的成型迈出新的一步。回望这些,真的感到快乐和感动,收获颇丰。
——曹芊芊
很开心能和一群优秀又默契的小伙伴一起享受其中,不断地实现创新与突破,给同学们带来有益有趣的活动。这次比赛深化了我们对项目实战实操的认识,以规范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执行筹备活动全过程。最后特别特别感谢张辉老师、子丹老师、增贤老师和学院给予我们的帮助支持!
——陈演绎
很高兴我们的作品能够获得老师们和评委们的认可,通过团队成员精心规划与努力的付出,最终成功地举办了此次活动。作为萝卜敦团队的一员——胡萝卜须,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也从优秀的队员身上学习到很多。
——杨晓钰
在本次参赛过程中,无论是从最开始的创意还是到最终的策划落地,都离不开一群给力的小伙伴们的支持。每个人都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坚持完成一项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获得奖项,还是脱口秀现场的欢乐与掌声,都是对策划团队的最佳反馈。总的来说,这是我作为会展人的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谢瑾
很感谢活动实验室的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我们这样一个会展实践机会,让我真实体验了策划会展活动的完整历程。这段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乐观积极的接纳自己,如何与团队成员高效共事。最后,也很感激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和四个月以来的耐心陪伴。
——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