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旅院的故事”校友专访 |李梦吟:沉静钻研,厚积薄发

编者按: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时代飞速发展与变化,带来多样化的机遇与可能,大学生应如何迎变而歌,踏变而舞?学院心系校友成长与发展,举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优秀校友访谈活动” ,展示旅院优秀毕业生风采,为旅院学子勾勒出前路的多样性。本次活动搭建起在校生与毕业校友沟通的桥梁,使在校学生能够对本院的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并能制定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在校同学们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走好人生路。

李梦吟,中山大学旅游学院08级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与俱乐部管理方向)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讲师。

 

image-20221005141233-1

 

起于兴趣,成于自然

 

李梦吟本科就开始参与科研活动,但并非抱着通过科研项目掌握研究方法、学习研究理论的目的,而是单纯出于对研究内容的兴趣。她说:“我对某件事情很好奇,想要知道它是什么,所以很愿意参与研究。”的确,有时我们无须抱着太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去做事,可以适当保持松弛一些的生活状态。单纯的对世界的好奇可能是我们义无反顾奔赴前路的最好理由。“很久后回过头,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这种沉浸其中,忘却时间、不觉辛苦的行旅状态令人钦羡。提到对本科生人生选择的建议,她表示师弟师妹都很优秀,一定有能力根据自身特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不能一概而论地给出建议。也许听从内心召唤、向着当下最感兴趣的方向前行就足以走好人生之路。

 

image-20221005141233-2

 

静心耕耘,抓住机遇

 

对于有意向从事研究工作或者正在准备重要考试的师弟师妹,她提出了一个生活习惯方面的建议。受到本科导师曾国军教授的影响,她决定改变自己晚睡晚起的作息,改为早睡早起。她介绍说,早上人思维清晰且没有微信、电话、新闻等的外在信息的干扰,所以工作效率很高。完成当天的工作后就能带着满足感安然入睡,而不是在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下报复性熬夜。比如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她每天不到4点就起床开始写作,一直工作到12点,下午处理完其他各种事务后就早早入睡,第二天继续早起,维持着一个良性运转的正循环。持之以恒的付出带来广泛的机遇。李梦吟的国外导师是管理领域非常著名的学者,参加他的一次讲座后,她发现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正是他介绍的方向,于是主动与他建立了联系,开始进入他的课题组参与研究工作,最后申请到国家公派的项目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得以面对面地与这位学者合作开展研究,并享受该校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她也入选了“北京市优秀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并抓住这个机遇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在这个以民族音乐见长的国内顶尖音乐学院,热爱传统艺术、特别是京剧和昆曲的李梦吟得以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从事艺术管理这一朝阳学科的研究工作。

 

心怀感恩,奉献回馈

 

说起为何在博士毕业后选择担任高校教师,她坦言主要原因是想继续把未竟的科研工作做完,给导师和合作者一个交待。她认为,国家和学校在对自己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资源,导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首先,在招收学生时导师选择了自己就放弃了其他申请人,冒着很大的机会成本招收自己,是出于肯定和信任;其次,在整个博士生涯中导师的指导和栽培对于学生的进步提升非常重要。她认为,把研究完整踏实地做完做好是自己的本分,因而选择赴高校任教,便于进行尚未完成的论文修改和数据分析工作。她形容自己的选择是“兑现承诺”,既是对导师、合作者的承诺,也是对学校和国家的承诺。   她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供应链金融、音乐产业供应链、音乐人工智能等方面,她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广泛收集各类数据、细致分析给出建议,致力于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中国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帮助。她用自身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以踏实付出贡献青年力量,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前行的脚步叠加成社会的进步、笔端的文字凝结成思想的明珠。

 

image-20221005141233-3

 

结语

她,沉静钻研、追寻兴趣、积极创造和把握机遇,一路走来铺下繁花满径。她希望旅院学子多关注眼前,认真走好每一步,筑牢知识和能力之基。同时,还要保持好奇,在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寻找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景致。如此这般,便能保持平静安然的心态,更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乘风而起、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