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华发“中大班”——感恩母校,砥砺前行
近日,华发“中大班”的报道引起了学院校友和师生的强烈反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于2004年成立,是珠海校区第一个整建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跨学科培养、国际化办学、研究型教学三大特色,实践教学特色也格外突出。自建院以来,旅游学院的人才培养建设也随着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迭代与升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服务大湾区乃至全国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从2010年到2022年,旅游学院2010届校友,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公司总助陈傲华、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公司总助席疆虎、华金会展公司总经理陈宏亮、华发城市运营华昕公司总助巫思艳、华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林宏敏、华发酒管公司运营部总监胥静、华发集团党务高级经理文倩投身珠海建设,不负青春,踔厉奋发。如今,他们已成长为华发各业务口骨干,与企业同频共振筑梦未来。
旅游学院新闻中心追踪报道,此为“华发‘中大班’系列报道”之二,再访校友,追忆往日时光,畅谈青春故事。
旅院关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大旅院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让广大学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旅游学院的人文关怀。学院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继承和发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勤于思考、严谨治学的终生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这是校友们印象十分深刻的地方。校友们回忆,保继刚老师、徐红罡老师、孙九霞老师、张朝枝老师、罗秋菊老师、何莽老师等都很随和。校友们说,罗秋菊老师、曾国军老师、彭青老师、杨云老师等是他们当年的导师,知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教导春风化雨,他们现在还能想起当年与老师交流的场景。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公司总助陈傲华校友说,“老师们平易近人,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成长。学院也很注重营造师生之间的融洽氛围。我记得,保继刚老师每年都会给本科生上课,切实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学生近距离交流,这让我感触很深。”华发酒管公司运营部总监胥静校友也说,大类培养的方式很人性化,给了学生更多了解和选择的机会。“大一大二不分班,学习了解规划、酒店、会展不同专业知识,特别是安排各系的主任授课,让懵懂的学生掌握最全面、最前沿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大三时选择适合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旅院教师印象:严谨治学 平易待人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回忆起老师们,华发“中大班”的校友们不约而同地说,老师们怀有对学术和科研的严谨认真态度,他们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旅院学子。
“求学阶段,我有幸参加了导师罗秋菊教授的会议中心管理课题。当时,罗秋菊老师带领课题组入驻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大量问卷和访谈。像保继刚老师、徐红罡老师和罗秋菊老师等等,他们身上的严谨治学、实践求真的探索钻研精神,还有对工作和作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给我后面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华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林宏敏校友说。华发城市运营华昕公司总助巫思艳校友回忆,“我觉得张骁鸣老师是学院才子之一,他知识渊博、视野开阔、风趣幽默,能将生活现象、当下热点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公司总助席疆虎校友也提到,“张骁鸣老师分享的雨崩村、西递宏村等旅游目的地案例,成为了我对旅游最初的向往。”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旅游学院教师队伍始终坚持博学专业、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科研精神。“老师们注重学术,要求我们掌握现有知识理论的同时,要有深度思考、敢于提出见解。无论(想法)是否成熟,只要是深入思考后的观点,老师们都会给予积极肯定和专业指导。”华金会展公司总经理陈宏亮校友说道。华发集团党务高级经理文倩校友表示,“老师们在专业学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行业经验,会积极为我们寻求好的科研项目、实习平台,倾尽所能助力学生的个人发展。”
旅院启发:心怀感恩 坚持不懈
谈到在学院的受教育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启发时,胥静校友说:“从中大毕业已十二年有余,求学时的美好记忆潜藏在脑海深处。(学院的教育)教会了我,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路途上,要永远心存美好,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尽己所能帮助其他人。”
不仅在校园时代如此,进入社会和职场后,旅院的积极影响也在一直持续下去。“中大旅院四年本科求学生涯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虽然我毕业之后未直接从事旅游相关行业,但潜移默化中养成的热情、韧性、敬业、服务意识,是我在职场中难得可贵的闪光点。”文倩校友说。
旅院人才培养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大旅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之一是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友们纷纷表示,这对他们成长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课程设置基本涵盖管理学科的所有课程,学习知识面是比较广阔的。“巫思艳校友说,”学院也重视实践教育,通过对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课堂的理论学习为我们建立了思维框架和研究方法,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这些理论知识才真正赋予了价值。学院的课程设置、老师们的教学引导,都是实践导向的,在校期间就要紧跟行业发展现状、贴进市场需求,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席疆虎校友说。实践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对酒店行业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助益于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们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是旅游学院金字招牌永不褪色的“法宝”。在研学概念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旅院的见习课程就已实践多年。“我觉得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点是学院最可贵的地方。一是层次比较高的教学定位,注重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是多元化的跨学科知识培养,以管理学为基础,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学科,注重培养学术与管理人才。”陈宏亮校友说。
近年来,华发集团作为代建单位,负责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大气科学学院楼等建设,助力中大实现“双一流”战略目标。多年来,中山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为社会各界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智力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22年的12年间,中山大学为“中大班”所在华发集团输送优秀应届毕业生200余名,为华发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撑,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做出重要贡献。华发“中大班”七人从“职场小白”到业内骨干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旅游学院必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奋勇拼搏,号召广大学子以华发“中大班”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精彩,用实干与奋斗唱响青春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