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联合主办第一届澳中旅游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2月15至17日,第一届澳中旅游论坛(1st Australia-China Tourism Forum)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希尔顿酒店成功召开。该论坛由南澳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科廷大学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邀请中澳两国的学术精英、行业先锋、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关于中澳两国旅游关系发展的真知灼见。本次会议主题为“通过旅游加强澳中人民文化联系:展望未来的经济关系(Strengthening Australia-China people and cultural link though tourism: Looking beyond economic ties)”。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罗秋菊教授、孙九霞教授、左冰副教授、陈钢华副教授、Fleur Fallon老师、博士后袁宏舟、博士研究生王骏川、钟迪茜、硕士毕业生现就读UTS陈婉欣及硕士研究生许泳霞、凌玲等一行11人出席本次会议。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2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16日上午,罗秋菊副院长代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致开幕词,热烈欢迎中澳两国各界人士出席此次论坛,肯定了该论坛在加强中澳两国文化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山大学与南澳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
此次澳中旅游论坛设置了4个主旨发言、1个小组对话以及8个分会场,包括中国游客目的地感知、旅游与酒店管理中的主客互动、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事件管理与城市发展、游客行为与体验、社交媒体与旅游、旅游管理、特殊旅游等多个主流旅游研究议题,致力于搭建中澳两国旅游产业与学术研究之间的重要对话平台,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合作共赢。

当天下午,陈钢华副教授、左冰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中国游客目的地感知”“游客行为与体验”两场分组论坛,我院参会师生分别在各分组论坛中做了发言。罗秋菊教授在“社交媒体与旅游”为主题的分组论坛中发表题为“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structure and effect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in social media”的分组汇报;基于微信与微博社交媒体,运用社交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结构和效果。陈钢华副教授在“游客行为与体验”为主题的分组论坛中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al tourists:Segments and profiles”的分组发言;运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以及卡方检验,根据文化中心性以及深度文化体验,将中国文化游客进行分类,为目的地营销及管理提供借鉴。Fleur Fallon老师在“旅游管理”为主题的分组论坛中发表题为“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President Xi: Chinese tourists in Tasmania”的分组发言。博士后袁宏舟在“社交媒体与旅游”为主题的分组论坛发表题为“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risis incidents to destination image of HK in self-media age”的分组发言。以“香港强迫购物”事件和“占中”事件为例,从传播学角度深入剖析自媒体时代危机事件对香港旅游产业的影响。





王骏川博士研究生在“事件管理与城市发展”分组论坛汇报了其与张骁鸣副教授合作研究题为“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event image of ‘Nanhai God’s Birthday’”的分组发言;以“波罗诞”为案例,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探究节庆形象的形成过程。钟迪茜博士研究生也在该论坛汇报了其与罗秋菊教授合作研究题为“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diffusion at business events: A perspective from temporary clusters”的分组发言;以临时产业集群为视角,以国内5个领先的技术导向型展览会为案例,研究展览会中的知识扩散机制与交互。许泳霞硕士研究生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中的主客互动”分组论坛汇报了其与孙九霞教授合作研究题为“Power relations between Natives and the‘Others’ in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The story of two Naxi embroidery organizations”的分组发言;以丽江白沙古镇两个纳西刺绣传习机构为案例,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比较文化持有者与“他者”对纳西刺绣的表述,透视背后的权力关系。凌玲硕士研究生也在该分组论坛汇报了其与孙九霞教授合作研究题为“The study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labor migrants: the case of Shuanglang Town”的分组发言;以大理双廊镇为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分析旅游劳工移民在目的地社区的社会融入程度以及移民与原住居民的相互适应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当前社会融入模式的形成原因。陈婉欣博士研究生在“事件管理与城市发展”分组论坛汇报了其与罗秋菊教授合作研究题为“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anton Fair’s green exhibition: A perspective from knowledge diffusion”的分组发言;以广交会为例,探讨绿色展会的发展特征及扩散趋势。



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澳洲、新西兰等主要旅游院校的专家和学者,是旅游学术界、业界与政府的重要对话平台,为促进中澳旅游良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参会师生为此次论坛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体展示出了中国旅游研究的较高水平,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赏。此次论坛联合主办方之一南澳大学管理学院为论坛的举办倾注全力,在此向论坛的各个主办方、组织者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院参会师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参会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