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等三院系联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成飞教授作辅导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师生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2022年12月29日,旅游学院、历史学系(珠海)和哲学系(珠海)等三个院系联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本次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教授主讲,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黄山主持。我院党员和师生代表线上参会。
主讲人:沈成飞教授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黄山书记主持会议
会上,沈成飞教授作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辅导报告。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大会精神首先要追根溯源,在学习党史中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历史反思:现代性、现代化的中西反思
沈成飞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起步于近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题。他回顾了近代世界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几种现代化道路,如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和俄中的社会主义三种模式,并详述我国现代化道路和理论的发展历史。
初心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构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新的时代高度总结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沈成飞教授结合党史,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做了详细讲解。
筚路惟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取得了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根本前提,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从恢复国民经济,到土地改革,再到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模仿苏联,到独立自主,我国在这一时期通过多种举措力争建设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国家,并取得了很大突破。
继往开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化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
时代征程: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现代化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新论断和新定位。为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就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自我革命永葆政治本色,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宝贵经验。他还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进行了阐述,指出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人民,重视共同富裕。
参加专题学习会的党员纷纷表示,沈成飞教授的辅导报告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为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很好指导。旅游学院全体师生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转化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