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隆咚锵,中大这门公选课氛围感拉满!

每年的春晚

传统戏曲作为保留节目

总是能以时代精神激活新生命力

在中山大学

有一门戏曲宝藏公选课

同样深受学子欢迎

中大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戏曲赏析》

是推动“文旅融合”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实践

课程的主讲老师旅游学院教授李师娜

邀请到多位戏曲戏剧界的名师

以线上交流或到校授课的方式

开展讲演活动

引导同学们参与到戏曲表演实践之中

image-20230214190435-1

粤剧表演艺术家徐兆坤老师讲解,同学们体验戏服穿法

 

来自十七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

同戏曲的绕梁之音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一次面对面的交心畅谈

 

 

千载华韵翩入梦

 

相比理论学习

《戏曲赏析》公选课

以一种更加自由的方式

从感官体验出发

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内容
海琴6号一场盛大的公演

百年中大与百载唐家戏班

在这一门独特的公选课上

碰撞出文化传承的火花

 

image-20230214190435-4image-20230214190435-5

展演的一瞥在网络上得到一致好评

 

在节目的间隙

梁彦老师讲解了各种小知识

背旗与戏服的发展变革

让同学们体会到历史的厚重

 

image-20230214190435-6

梁彦老师讲解

 

演出结束后

各位“幸运观众”

也穿上戏服

体验了一把历史人物的风姿

同戏曲老师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image-20230214190435-7image-20230214190435-8image-20230214190435-9

左右滑动查看同学们与名师的合照

 

 

名家谈戏曲

 

全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花灯表演艺术家

李丹瑜老师的课堂讲演

 

image-20230214190435-10

京剧表演艺术家蒲雪晴老师的课堂讲演

 

image-20230214190435-11

粤剧表演艺术家梁彦老师的课堂讲演

 

image-20230214190435-12

粤剧表演艺术家徐兆坤老师的课堂讲演

 

对传统技艺的刻板印象

早已在演出的震撼中消解

身临泱泱文化之境

又怎可浅尝辄止?

从可感

再到可知

最后自然要可悟

 

名家们针对相关知识与技巧

有如武林高手倾囊相授

令人感到醍醐灌顶

作为中大学子

当然也是一点就通

 

同学们效仿驸马与武旦的英姿

先是昂首挺胸端正体态

再是腹式呼吸添几分沉稳

将平日弯腰驼背的朽气

通通抛掉

千载文化的结晶

为同学们带来正气

神采奕奕恰是新时代青年的应有风貌

文化传承不应只由传统艺术家们负重前行

每一位同学

都将担起弘扬传播的使命

 

image-20230214190435-13

同学们向梁彦老师学习粤剧中的马鞭与长枪

 

image-20230214190435-14

同学们跟随李师娜老师学习京剧表演中的双剑

 

 

百炼方成才

 

一流学子的学习能力

自然要学一门精一门

课程修习当重在实践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真正开展戏曲艺术的训练

对于零基本功的同学们

是巨大的挑战

专业课学有余力的同学们

过上了一段“小艺考生”的生活

每日吊嗓子练气息

只为尽全力献上最好的作品

 

image-20230214190435-17

同学们表演《梨花颂》

 

 

image-20230214190435-18

李师娜老师为同学们演唱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

 

曲艺的训练绝非荒废主业

锤炼焕发向上的精神

赓续锲而不舍的品格

更是培养文化自信力

与民族认同感

劳逸结合愈进取

张弛有度铸人才

相信这门宝藏课程中

触类旁通的修行

终将化作宝贵养分

 

中山大学作为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

人文气息与学研氛围并重

在各专业课授课质量卓越的基础上

学校丰富的公选课程

更是为学风的源动活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推动学子以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

激发创造力

 

第二阶段选课正在进行中

相信每一场公选课程

都似百川归海

将为同学们在专业领域

建树辉煌成果

为大国崛起、民族复兴

勇攀高峰添薪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