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华│旅院博士生林志威连续两年获得汪淑钧奖学金
近日,中山大学2022学年汪淑钧奖学金的表彰名单出炉,我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林志威连续两年获得汪淑钧奖学金。该奖学金去年全校仅7人获评,今年全校仅13人获评。
林志威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自入读中大旅院以来,已多次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和会议上以中大旅院为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学术服务活动,目前已担任十余家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并多次受邀为中大旅院学子及广大青年学者分享经验。
在近期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举办的首届唐家湾文旅产学融合青年论坛上,林志威以《成为一名青年学者》为主题,分享了青年学者如何从“愚”、“渔”、“与”、“予”、“愉”到“鱼”的过程。他表示,成为一名青年学者很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对科研与生活充满好奇心。他建议青年学者抱着“愚人”的心态去多问个“为什么”,去扩宽眼界以及去探索未知的奥妙。同时,掌握一门研究方法并深耕一个擅长的研究领域是青年学者建立自我品牌的重要基石。深刻体会到成为一名青年学者的挣扎,林志威指出,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打造自我品牌。尽管对于青年学者来说这个自我品牌不一定会有多突显,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烙印,是青年学者成长过程的一个见证,也是让同行了解自己的一个窗口。
他同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到“与”的实践当中,以尊重、包容、真诚、谦卑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学习与合作。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当下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机会是最重要的,是建立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持久的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予”,也就是说,青年学者本身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术贡献当中。每一次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机会都是为了下一个机会打下基础,需要青年学者认真对待,积极付出,为团队的成功续上一份力。他相信努力做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林志威最后指出,成为一名青年学者的道路上其实并不一直是愉悦的。他建议青年学者多参加体育锻炼,丰富课外活动,接触不同的事物以扩宽眼界。他表示,科研不是全部,而成功也只是一时的。人生当中,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基础,而成功的定义是没有边界的。他鼓励青年学者享受科研的过程,享受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
林志威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体验营销,以及智慧旅游与服务等。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个体幸福感、环境可持续性、遗产保护与振兴,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社区福祉上。该研究方向近期一篇代表作发表在《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上,论文以三位青年学者为班底探讨遗产旅游与保护,并进一步突出怀旧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体验营销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关注体验共创、游客行为与互动,以及服务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在该研究方向上,近期的一篇代表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上,论文以酒店员工为样本,探究了为何酒店员工会对无礼的客人做出反击。智慧旅游与服务研究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关注虚拟旅游及体验、社交媒体在旅游及服务场景中的应用,以及智慧服务场景等方面。该研究方向近期一篇代表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上,论文以爱彼迎虚拟旅游为案例,揭示了虚拟旅游对促进个体及社会幸福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培养起来的优秀博士研究生,林志威表示,“能够在旅游科研道路上取得些许成果离不开中大旅院的栽培,离不开多位老师的教导,亦离不开合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期待能够有机会向更多中大旅院及其他高校的师生们交流学习与合作,为中国旅游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的宣传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