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门·感受侨都 | 博士生训练营江门实地调研纪行

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江门市旅游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作为“第八届中国旅游管理博士生学术训练营”的重要环节,“2023百名旅游管理博士生江门行”活动于8月6日顺利开展。当天上午,营员们首先来到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在调研过程中,讲解员依次为营员们讲解了“序厅”“远赴重洋”“拼搏海外”“融通中外”“推翻帝制”“铸就丰碑”“追求光明”“中华儿女大团结”“结束厅”等九个部分的展览内容,那些华人在海外拼搏、融入当地社会的各个场景与真实故事,展现出了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勇敢的精神,让营员们动容。营员们感慨,通过近距离观看、听讲、触摸华侨实物,让他们从多个方面学习到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史和丰富深厚的华侨文化,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感,了解到助推当代中国复兴发展的一股特别的力量。

image-20230817110837-1

营员们在侨博馆合影留念

 

参观完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后,营员们来到了当地文化馆,聆听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邝积康题为“大湾区视野下的江门文旅发展战略”的主题演讲。邝积康书记长年耕耘在江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领域第一线,演讲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思想性和反思性,体现了一位地方文旅资深“掌门人”的专业、格局和热情。营员们从中获取了有关江门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旅游愿景等多方面的信息,从现实角度深化了关于文旅融合、主客共享、旅游社区建设等方面的认知。

 

image-20230817110837-2

江门市文广旅体局主要同志与营员们交流

 

午餐过后,营员们分别在影视文化网红地的长堤历史街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开平碉楼、具有岭南侨乡特色的赤坎古镇学习。

 

image-20230817110837-3

营员们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合影留念

 

image-20230817110837-4

营员们在自力村以IJM(爱江门)造型留念

 

image-20230817110837-5

营员们在赤坎古镇合影留念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是江门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了大量文化古迹,并在政府支持下通过“微改造”的方式进行活化利用,既保留了本地特色建筑与历史环境,又成为了侨乡历史文化展演的城市地标,具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侨乡自然摄影棚”等头衔。营员们在调研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发现,该地积极探索“旅游+影视”的融合发展模式,特别是近年来热播剧《狂飙》的拍摄带动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实现了影视与文旅的共生发展。营员们通过考察也认为,当地有必要抓紧推动将短促爆发的网红打卡流量转换为活水不断的历史文化街区长期繁荣的关键进程。

 

image-20230817110837-6

营员调研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的自力村,营员们漫步于古朴、自然的村落当中,文化古迹与古树琳琅满目,结合西方建筑要素的碉楼古色古香,充满历史底蕴。通过对一栋栋碉楼的了解与认知,营员们领略到了岭南文化东西结合、兼容并蓄的特质。在碉楼顶层,营员们极目远眺,欣赏到由村落、田园、河流、山丘、田野、荷塘、竹林等自然与人文意象构筑的诗意乡村景观,并深刻感受到由社区村民、景区运营方、地方政府、游客所共同构建的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和谐局面的来之不易。

 

image-20230817110837-7

营员们在自力村了解碉楼的历史文化

 

赤坎古镇,是广东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镇,也是本次“全国百名旅游管理博士生江门行”活动的最后一站。其作为江门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建筑风格和民俗特色而吸引着众多游客。据了解,赤坎古镇作为广东省与江门市的重点项目,从2014年开始启动,在今年1月份方落地试运营。营员们行走在古镇的街巷中,欣赏古老的建筑和精美的工艺品,感受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活方式。同时,营员们也在热烈讨论,如何能够进一步借助区位特点、产品特色和国内旅游转型趋势,有效拉升这座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实际客流量。

 

image-20230817110837-8

营员们漫步于全新升级的赤坎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

 

学院张骁鸣教授、梁增贤副教授、裴齐容博士后等老师全程带队和指导了此次实地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