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分享会

image-20231011160416-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三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8月31日,旅游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分享会,支部成员分享了学习实践心得体会,努力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科研、实践当中。

支部书记高璐分享学习感想,并为同志们提供了更多线上学习资源,要求大家加强个人自学;姚雨鸿同志结合自己在江门市的考察讲述了对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学习体会;陶长江同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增智”的讲话,分享了研究生学术科研方面的感想;卢颖同志则在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学习中认识到“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的道理,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解读。

image-20231011160416-2

分享会既是对于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各位同志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支部成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鞭策与鼓励,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将继续结合服务型支部特色、坚持实践导向,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党支部建设、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

心得分享摘录

陶长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以学增智”的要求,结合到我们的学术科研,第一,要提升政治觉悟,研究选题应符合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比如,在博士训练营中,左冰老师强调“要做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就需要把握时代痛点”;第二,要通过系统、创新、辩证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作出有理论贡献、实践指导意义研究;第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提升,不仅有助于在实践中源源不断发现新现象、提出研究的新问题,更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真正改进现实,促进人们的美好生活。

姚雨鸿:浙江“千万工程”是一项对乡村进行从外到内改造的巨大成就,外包括环境整治,基础设产业发展等,内则注重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保护。在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方面,不论是寻找研究问题还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旅游专业的优势较为突出。全国各地积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尤其在大数据的发展和支持下,很多地方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乡村平台,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小侨全智导平台。这些平台一方面向管理端,增加管理效率,一方面开放于公众,增强人们在乡村场景下的体验。未来,可以将数字化平台更多应用于乡村工程的建设,实现农村发展的质量化发展,助力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其他地区生根发芽。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也有很大的机会扎根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实现乡村特色化。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我们永远在路上。

卢颖:只有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才能不断进步。在大数据时代,只有真正对老百姓好,为地方思考,精准看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深入群众当中,站在长期发展和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带来真正的政绩。所以说,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