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旅游学院罗秋菊教授做客广东省电视台《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直播节目
2023年10月17日,广东广播电视台开设《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特别直播节目,17日上午第一期直播节目邀请了中国会展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我院副院长罗秋菊教授做客。
广交会为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舞台。从2008年开始,罗秋菊教授连续15年围绕广交会开展科研,对广交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两度参加中央电视台有关广交会的直播节目及纪录片录制,以会展专业视角阐释广交会如何赋能我国经济与产业。
今年10月15日,第134届广交会开幕,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展商、采购商,不断升温的合作氛围,展现了世界客商对中国外贸向好的预期。罗秋菊教授在《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节目中,分析了本届广交会发生的新变化以及背后所反映的新趋势、新内容。以下是访谈详情。
主持人:在广交会开展首日的下午5点前,就有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大幅增长。截至10月16日的17点,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7万2千余人。可见这届广交会的火爆程度之高!与此同时,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罗秋菊,和我们共同观察本届广交会。罗教授,刚刚通过记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一届广交会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爆,大家热情高涨,在您看来,广交会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
罗秋菊:我用三个“合适”来形容广交会的吸引力,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广交会与时俱进,结合时代不断进行功能的延伸、打通和组合,进行重构和再造。广交会延伸了功能,融合了生态,促进了要素流动,可以说广交会是创新力和生产力的转换器。
主持人:嗯,而且这个转换器的效率也非常高,很多企业从中受益。广交会已经创办67年了,今年已经是第134届。本届广交会很多数据都再创新高,让我们感受到了广交会强大的“魅力”!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教罗教授。罗教授,从会展的专业角度来看,咱们这一届的这个展位数量,包括规格,您觉得它的含金量怎么样?
罗秋菊:广交会是中国经济与外贸的晴雨表,所以7.4万个展位数,创新高,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很好,像弹簧一样,抵御冲击以及从冲击中快速复原的能力很强,这是第一。第二,万商云集广交会,充分证明了广交会的魅力和中国产品的魅力。我们能让更多新的企业参与到广交会进行展示,并且有更多新的题材引入广交会,当然,也让更多的企业来分享广交会的红利。
主持人:嗯,您刚刚提到了很多“新”,大家确实能够体会到本届广交会“新”意满满。如果形象地给我们做一个介绍,这一届广交会的规格,从全球的会展来看,它应该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罗秋菊:150多万平米的规模,在全球堪称行业翘楚,数一数二。并且,广交会参展商与境外采购商的结构与数量,以及每年产品的推新力度,包括我们参展商每年的更新率,我认为都是非常厉害的,此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广交会从1957年到现在,世界发生了风云变化,但广交会从未间断过,创造了广交会神话与传奇。
主持人:神话和传奇。我觉得您这个评价非常高。广交会已经创办了67年,到今年已经是第134届了。所以说广交会有着“中国第一展”之称。今天是本届广交会开展的第三天,作为一个展新推新的大平台,广交会最受关注的还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牌。自开展以来,广交会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也同步开启。广交会早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发展最新水平和科技最新成果的展示平台,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无论是新产品新技术,还是新品牌新服务,还有远道而来的新朋友,广交会可以说是“新”意满满。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教一下罗教授。罗教授,据您观察,广交会为什么能不断创新?这些新亮点能够反映出哪些有关经济与贸易的新变化?
罗秋菊:广交会就是临时产业集群。它把全球同一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企业汇集在高度压缩的时空内,进行着产业价值链的临时、定期、高强度的横向与纵向知识交换,所以说是一种临时产业集群。从广交会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就如一条全球知识管道,从广州流到世界各地,而新产品新技术就是管道流淌的导火线,非常闪耀且高速。广交会高强度、高质量的互动,催生了极具创意、创新和以聚合或整合为特征的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主持人:还想再问一下您,我们这些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关于经济、贸易有什么新的变化?可以从中洞察出什么新内容?
罗秋菊: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产品已经出现了很高的高科技属性,我们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是使用功能的迭代,还是非使用功能的提升,如设计感更强,体验感强。第二个,生产型企业展商比例高,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实体经济作为最重要的产业结构中的供给主体,通过优质的产品可以引导甚至创造消费需求,而且它能够对我们的产业进行迭代,并且让供需实现有效匹配。
主持人: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加大研发投入、工业设计等等。除了商品贸易之外,广交会还特别重视贸易服务的发展。例如,本届广交会还设立了贸易服务专区。面对出口贸易新趋势,本届广交会给先进制造业产品提供了更多展示空间。罗教授,向您刚刚所说的,广交会一直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现在可以说全球外贸形势是比较复杂多变的,正在举行的广交会,释放出什么样的新信号,我们能看到哪些新趋势?
罗秋菊:我们传统的外贸主要是“老三样”这类产品为主,也就是家具、家电、服装。但现在外贸领域出现了热门的词,也就是“新三样”,新三样结构特征就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从老三样迭代到新三样,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产业本身的转型,更体现了产业的升级,有着非常高的科技含量。
主持人:所以我们也看到产业的升级、产业的创新,也看到我们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当中,有了产业的提升之后,我们有了更足的底气。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的表现备受各界的关注和期待。作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广交会持续为全球提供中国商品和中国智慧。寻合作之机,谋共赢之道,不断创新、不断升级的广交会必将加速中国大市场的潜力施放,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在这里也感谢罗教授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和我们共同观察本届广交会的盛况。
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