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副教授团队:基于同位模型的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导读

      

产业集聚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议题,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对基于消费逻辑生长的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关注不足,尚未充分揭示其集聚特征。本文借助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空间分析算法,以广州的城市休闲娱乐业为例,对城市休闲产业集聚特征展开探索式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基于地理空间分析中的最大团挖掘算法,编制出同位模式(Co-location model),对184249条广州市的休闲POI数据,计算最为流行的空间共现关联,以此捕捉城市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组合模式。同位模型的算法逻辑如下图所示:

 

image 161

图1:同位模型算法逻辑

 

文章回顾了产业空间集聚和关联理论,指出休闲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探讨,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限于城市和区域空间尺度,并没有从城市内部空间尺度展开分析。

文章用广州休闲产业的POI数据,运用ArcGIS核密度工具做广州市休闲产业POI核密度分析。如下图所示:

image-20240304112755-1

图2: 广州市休闲产业POI核密度

      

在进行特征描绘之后,文章然后将距离阀值设为500m,流行度设为0.5,在ArcGIS软件上用python代码实现空间同位模型,对广州休闲产业集聚模式捕捉,最后得到了以下的两张图。

image-20240304112912-3

图3 流行度前10的三阶流行团的空间分布

 

image-20240304113011-5

图4 流行度前10的四阶流行团空间分布

 

最终文章得到以下3个结论:

 

第一,  同位模式可以准确地捕捉出城市休闲产业的集聚模式,休闲产业基本上以三阶为组团单位(即三类业态),在城市空间上呈现出广泛的分布,四阶为组团单位的流行度显著降低,五阶基本不具备流行度。

 

第二,  在所有流行团中,美容美发店这类POI的中心度最高,是关联其他休闲业态的最核心要素,而“美容美发和餐饮”这个组合,在三阶、四阶流行团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休闲产业的集聚核,构成了城市各个休闲中心和节点的基本功能。

 

第三,以资源为导向和需要特定产业环境的休闲产业,基本不具备流行度。

 

本文的贡献主要是创新性地将地理学的空间同位模式应用到旅游休闲产业集聚这个研究领域中,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是视角。本次研究所发现的产业组合模式是旅游休闲产业集聚研究的一次积极拓展,为后续深度机制探索和因果关系检验奠定重要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发现呈现出休闲产业的最为基本的集聚模式,揭示出最为流行的大众生活需求,是餐饮与美容美发的组合。间接呼应了“食色性也”这一人之常情,但是同时又发现,美容美发比餐饮的中心度还要高,似乎又成为“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的反例。这些细微发现虽然尚不能称之为基本规律,但可以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具有启示性的研究思路。

 

文章信息如下,欢迎引用

 

下载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LYXK202202013&uniplatform=NZKPT&v=ZcTgyziY2DmgP_CZDvayFimYF6Qnj0u346kezujPTfyuadr0oPukVVaD3uGdKq3B

 

引用:

刘逸,陈銮,刘子惠,陈逸敏.基于同位模式的休闲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22,37(02):94-104.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