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张凌寒助理教授接受南方报业采访:深圈游客“来袭”,珠海高新区文旅当何为?

编者按

横跨伶仃洋的深中通道,于6月30日正式通车。珠海高新区与深圳实现1小时通达,升级“一小时生活圈”,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间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创新创业支撑,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近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助理教授张凌寒接受南方报业媒体采访,围绕此话题进行探讨。以下是报道内容。

 

从珠海高新互通出发,

经深中通道到深圳宝安,

全程仅五十余公里,

最快单程仅需40分钟。

 

这意味着:下班后的深圳市民来得及在淇澳岛看渔歌唱晚,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看完一场演唱会的珠海人还可以早早回家。深珠两地“1小时生活圈”的愿景即将照进现实。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原来喜爱去东莞、惠州、佛山等城市周边游的深圈游客,即将有了新的旅游打卡地。作为深珠合作的桥头堡区域,珠海高新区如何接住这波泼天的“文旅流量”?走差异化、精品化的路线,是不二选择。


大桥流量”

赋能文旅“出圈”

千古百业兴,交通要先行,

旅游业发展也不外乎于此。

 

此前,跨珠江口的公路通道大多集中在中上游,均为广州与东莞之间的连接通道,珠江下游区域两岸之间过江交通并不畅通。

 

以前深圳到珠海,通过高铁和公路需要2个小时,最快也需要1小时的轮渡,从珠海站、九洲港等枢纽位置集中涌入珠海的人流相对较为密集。

 

有数据显示,每当节假日来临,珠海情侣路从南段到中段车流量、人流量,都比平日周末高出一倍有余,既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也限制了游客的出行半径。而此时的社交媒体中,珠海高新区的“宝藏咖啡店”“小众休闲好去处”等频频成为搜索热词。

 


 

image-20240802093207-2image-20240802093207-3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助理教授张凌寒:

“深中通道通车后,从深中通道下来经高新互通抵达珠海的游客,将成为珠海‘流量’的新入口,能够有效带动珠海情侣路以北的旅游业发展。”

 

她认为,珠海的核心景区如珠海渔女、香炉湾沙滩等,主要集中在情侣中路和南路,随着城市公共文旅空间的不断更新,情侣北路这部分已经修建了非常多适合休闲的公园、沙滩,这一波大桥流量,是情侣北路文旅发展的好机会。

 

事实上,珠海一直在下一盘文旅大棋。

 

早在2020年,珠海已经开始筹备情侣北路(淇澳大桥至珠中边界段)工程项目,并有计划向北延伸,直抵中山翠亨新区,与中山市滨海路连接,构成更长的“情侣路”景观线。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也在持续发掘和培育新景点,有力推动了红花山森林公园、唐家湾沙滩、绿洋湾白沙滩、珠海中山公园等情侣北路周边休闲公共文旅空间的创建,为市民游客解锁更多休闲度假新场景。

 

image-20240802093207-5image-20240802093207-6

 

张凌寒表示,随着市内道路交通网的完善,“快旅慢游”将会成为新的时尚,“一程多站”式的联程旅游正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珠海高新区有非常好的自驾游基础,有望成为珠海文旅新的流量入口。”

 

串珠成链

打造“高新特色”

 

迎接深中通道即将带来的

超级流量”,

珠三角各个城市竞相入局。

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

珠海又该如何定位?

 

做差异化的文旅产品,或成破局的关键。”张凌寒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前,深圳人的滨海游、亲子游大多面向惠州、东莞等城市。通车后,珠江口西岸城市必定会吸引一部分客流过来。

 

珠海想要承载更多的流量必须从差异化入手。”张凌寒直言,珠海文旅资源丰富并且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本身自带文旅吸引力。

 

image-20240802093207-7

 

以珠海高新区的淇澳岛为例,这是一座可以驾车上岛的岛屿,它拥有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东澳湾沙丘古遗址、白石街古炮台等古迹遗址,并拥有国内连片面积最大、广东省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万亩红树林,国内首个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基地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助理教授张凌寒:

“淇澳岛非常适合亲子家庭休闲度假,既有文化底蕴,也有不错的民宿可以承载过夜游客,可以实现和其他城市文旅产品的错位发展,未来有望成为珠海高新区的文旅招牌乃至文旅名片。”

 

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珠海高新区在资源整合方面也在持续发力,先后打造了古镇古村游、红色海岛游、活力山海游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串联起会同古村、唐家古镇、红花山森林公园、淇澳岛等热门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打卡。

 

image-20240802093207-10

 

今年春节期间,淇澳岛接待游客约18.2万人次,海岸公园接待游客约7.2万人次、会同古村接待游客约5.7万人次、唐家古镇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再次显示了珠海高新区旅游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不遗余力

迎八方来客

在业内专家看来,

面对深中通道带来的文旅流量,

对区域发展而言,

是机遇也是挑战。

 

短期来看,机遇是流量效应和网红光环,挑战则包括大量游客到来后的承载力、管理和服务需求压力。

 

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湾区客人,珠海高新区一直在下苦功。

 

image-20240802093207-12

 

推进唐家古镇山房路改造、会同—那洲乡村振兴示范带“会同集”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唐家湾市集、会同艺术荟、珠澳美食周等文旅消费品牌;

 

 

 

欧美同学会首个留学报国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以珠海留学文化馆为载体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积极推动中外交流与文化互鉴、引聚留学英才,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IP,进一步放大了珠海市的留学文化基因;

 

image-20240802093207-14

 

打造马拉松、音乐节等文娱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文商旅业态,通过创新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持续推动珠海高新区文商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珠海高新区真是宝藏目的地”

“高新区已经美到next level”

 

“这家店竟然已经开到了高新区”

image-20240802093207-15

 

这些社交平台上的高频热议,

成为珠海高新区吸引湾区游客的

底气与实力。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在即,珠海各方的动作也更频密。

 

珠海阳光国旅负责人张文静表示,深中通道作为重大机遇,该旅行社正加强和深圳等地的业界沟通交流,目前已有不少游客进行咨询订购。

 

image-20240802093207-16

钱文攀/摄

 

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积极筹备开通珠海唐家—深圳宝安,珠海唐家—深圳南山通勤班车(经深中通道),便利深珠两地人员往来。

 

通达辽阔,近悦远来。

深中通道通车后,

珠海高新区能否成为下一个

流量出圈地?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