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 读懂乡愁 | 记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编者按

自2016年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连续8年发起了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迄今共收到来自全国300余所高校的1500多份作品,调研涉及800多个传统村落,涵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区精英、传统工艺、生计方式等十余个主题,获得了高校和业界评委专家、地方政府、电视台、社会公益组织等的大力支持。该活动获得2021年、2023年文化传承创新重点发展项目立项支持,近日入选我校“中大文化”公众号“大学文化建设成果巡礼”栏目优秀文化成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8年时光,300多所高校学生

因一场比赛,走进800多个传统村落

在广大乡村留下了

调研报告、征文、短视频、设计方案等

1500多份作品

这些学生大多是第一次真正走进传统村落

第一次发现乡村的美好

启发他们走近乡村的

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以及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合发起的

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为何要“发现传统村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高校既是人才高地,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山大学一直坚持“四个面向”,鼓励和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史,在这漫长历史进程中留下的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村里走出的年轻人不少选择在城市扎根,使得一些传统村落逐渐变为“空心村”,留下大片闲置的房屋和年老的村民,昔日繁荣的村庄如今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image-20240813114234-1

image-20240813114243-2

参赛者记录村庄生活

 

大赛发起人孙九霞教授称:“我们需要回到乡村看看。”年轻一代人大多都在城市长大,或向往城市生活,“而有的学生每年都回老家,却连村里几口人都说不上来。”正因如此,孙九霞教授认为不仅要“走进乡村”,更要“发现”,去了解去体验才能有所发现。如果学生看不到自己家乡的美好,自然难以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没有认同,何来自信?没有自信,何来弘扬?学生需要回到乡村,而乡村振兴也需要青年视野与青年力量。

 

自2016年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连续8年发起了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旨在号召青年人才重新审视社会变迁下古村落面临的创新等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方式结合鼓励青年深入乡土,用自己的知识理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用实干与汗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image-20240813114301-3

“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基本情况

 

学生与大赛共成长

 

正如孙九霞教授期待的一样,调研大赛为离开土地太久的学生提供了一次与乡村相连的契机,让大家有机会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挖掘和见证乡村的变化。

 

image-20240813114323-4

image-20240813114330-5

学生拍摄乡村图景

 

有学生在调研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禾坪上偷的花生,池塘里抓的鲤鱼,围龙屋中捉迷藏,小山丘上种的茶”,这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罗意林同学记忆中的故乡,也是她对故乡有限的认识。

 

因为不了解故乡,罗意林心生惭愧,总觉得与故乡有距离,“我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我对别人说我是兴宁人,但老家的乡亲又说我是梅城人。”

 

当来到侨乡村调研,罗意林深入了解了梅州客家人的文化和传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我听着村民的乡音,真的觉得很亲切,那是我不曾感受到的熟悉和安宁。”

 

image-20240813114345-6

image-20240813114354-7

image-20240813114402-8

image-20240813114409-9

 

学生在村中与村民交流采访

 

村民朴实简单的关怀打动了很多参赛学生,有人本抱着获奖的想法参赛,最后却更想实实在在地为乡村做些什么,“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调研和思考,尽我所能地给村民提供一些回馈。”

 

这是学生的成长,也是大赛举办的价值。

 

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

 

令人欣喜的是,调研大赛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同时受到了政府、媒体、公益组织的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电视台、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大力支持调研大赛的举办,从第四届比赛开始,梅州市梅县区文旅广电局,江门市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新兴县委员会、云浮市新兴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桂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阳朔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等单位先后作为联合主办方,为参赛团队开展深入调研提供了协助。

 

 

参赛学生的汗水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成果倍受重视,大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与地理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领域的业界专家进行多轮盲审,还会将作品整理归纳,提供给相关部门以作参考。

 

image-20240813114441-11

image-20240813114448-12

image-20240813114455-13

image-20240813114503-14

image-20240813114513-15

学生拍摄作品

 

发现传统村落,一直在路上

 

由于受到全国大学生的热烈响应,调研大赛成功以每年一届的形式举办下来,如今已坚持六年,产生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已形成覆盖高校群体的广泛知名度和辐射全国社会各界的号召力。

 

202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再出发。新一届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以“情系古村,数字乡约”为主赛单元主题同时设置“来阳朔 绘青春”专项单元。大赛详情请关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公众号。让我们期待有更多青年人才共同探讨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的社会变迁、治理与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image-20240813114622-17

image-20240813114631-18

第九届大赛宣传海报

 

八年多来,我们见证了“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每一届大赛都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深刻实践,每一次调研都是对乡土文明的一次深情致敬。我们坚信,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这条路上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