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她们学习!游客突发不适,我院“阿者科计划”驻村研究生暖心帮助获称赞

image-20241223092912-1

2024年11月4日傍晚,我院第6批阿者科驻村研究生2020级博士生杨虹霓正在阿者科村内补充调研。在结束当日调研后,她和同在阿者科村展开驻村工作的第12批驻村研究生2023级硕士生龙宇彤共同返回游客中心。

 

途中,她们发现有一位叔叔坐在古树广场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一同来旅游的亲友因为与当地村民语言交流不畅而一筹莫展、焦急万分。

 

“这个游客好像病了!”高阿嫂抱着闺女走过来。

 

杨虹霓、龙宇彤快步上前,其中一名游客对她们说:“你们是本地人吗?我们刚从下面的观景台上来,他心脏就发作了,需要紧急送到医院。我想找村民帮忙,但是他们好像不怎么听得懂普通话。”住在附近的小女孩高罗艳递来一杯水,“还好有这个小姑娘先帮我们拿了件旧衣服,还接了水给我们。”

 

杨虹霓回忆,“阿姨当时很急,我们让她别担心,告诉她我们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在这驻村的研究生,跟这里的村民都很熟悉。”正在厨房里张罗的高罗艳妈妈高莫白听到杨虹霓叫她,向二人了解情况后,赶紧把丈夫高公后叫了回来;随后,二人又叫上普辉和高正伟两个青壮年,一起商量怎么把生病的游客叔叔抬上停车场。“游客阿姨说,叔叔犯的这个病,不能背、也不能抬,最好是能够有个像轿子一样的东西,让他能靠着、坐着,给他抬上去。但是,村里哪里能找到轿子呢?”

 

正当众人犯难的时候,高公后叔叔从他开餐馆的家里搬出来一个结实的木质靠背椅;普辉和高正伟不知道从哪扛来了两根大腿粗的木头,穿过那张靠背椅,成了一个临时的简易轿子。大家合力把患者一起挪上“轿子”,抬到游客中心门口的停车场。

 

经过寨心的时候,平日里一贯热心的高干文阿嫂见状,不由分说,也加入了“护送”队伍。龙宇彤积极地联系地方医疗部门,让他们紧急派救护车来。

 

天色渐暗,在经过百年古道的时候,本来就崎岖不平的上坡石头路,又变得更加艰难了。阿者科的大哥、阿嫂、叔叔、阿姨们汗流浃背,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踩着脚下的每一步路,终于将游客叔叔送上了停车场,大家悬着的心也稍微放下了一些,纷纷坐倒在停车场的草坪上,大喘着粗气。

 

游客阿姨忙着道谢,热情的高干文阿嫂操着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快克医远,身体简康就好”。游客阿姨一脸疑惑,龙宇彤赶紧解释道,“阿嫂说让你们快去医院吧,身体健康就好。刚刚最近的卫生院回电说,救护车已经出发了,应该很快就能到了。”

 

这时,患者的脸上也慢慢开始浮现出了血色。“多亏了大家,现在好多了,我休息一下,缓一缓就好。”他说。

 

众人目送游客一行上车,便又回归到炊烟袅袅的乡村生活中。数日过去了,杨虹霓和龙宇彤早已一心投入了学习和研究中。没想到,竟从新街镇人民政府处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image-20241223092928-2

龙宇彤:

很感谢这位游客对我们驻村研究生的褒奖,但也正是因为有了阿者科村热心淳朴的村民们的帮助,崎岖的石头路亦犹如平地,得以将游客安全地送到停车场。和这样善良的村民在一起,是我的荣幸。

杨虹霓:

我当时因为要返校办理一些材料,已经回到珠海校区了,下午在咖啡厅自习的时候,看到龙宇彤师妹给我拍了这两页游客叔叔写的感谢信,惊讶之余,也很感动这个年代里还在手写的信件。得知自己真有帮上忙就很开心!游客叔叔一切安好就很好,只是遗憾当初同行的游客阿姨问起我们叫什么名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和她说那些汗流浃背的、普通话并不流利的“护送者”们的名字,那片土地上热心又可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