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动赋能乡村振兴——中山大学MTA把论文写在巴山星空下
4月17-21日,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乡村振兴班在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文旅示范区”)开展实践教学,中山大学经管学部主任李善民教授带队,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黄山,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副教授、余晓娟副教授、MTA秘书陈奕滨老师和文旅示范区党工委王良杰副书记、光雾山诺水河旅游景区管理公司罗尚志董事长组成教学团队,20余名MTA学生参加。此次实践教学中,师生深入调研燕子岭、香炉山、普陀村等各教学点,共同解剖巴中文旅融合及景区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产教融合与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全过程。


2023年12月,中山大学与巴中市文旅示范区签订《中山大学-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协议书》。双方围绕培养文旅康养产业人才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培养产业人才新模式,致力于推动文旅康养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实践教学班的举办,正是双方合作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文旅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赵静表示,此次实践教学是中山大学“教学走出去、实践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在千里之外与巴中的双向奔赴,也说明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兴村振兴之路走得对、走得稳、走得好。
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交流座谈会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黄山表示,四川有着世界级文旅康养资源,很多地方都是做旅游研究的案例地。文旅示范区旅游资源禀赋高,极具发展潜力。期待双方依托实训基地,加强文旅示范区与学院的沟通协作,帮助文旅示范区用好政策资源工具包,共同为巴中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推动工作。

师生们在5天时间深入考察了各种文旅项目,与项目实际运营者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凝练当地旅游开发与项目建设亮点,并结合个人工作经验,从专业视角为景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在案例点教学中,文旅示范区党工委王良杰、光雾山诺水河旅游景区罗尚志为MTA学生授课,系统解析了示范区通过资源整合、业态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并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们均表示“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对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在集中授课中,何莽副教授开展“气候型森林康养资源的业态培育与产业开发”主题授课,余晓娟副教授针对巴中文旅示范区各景区现状,对比国内外优秀旅游目的地,探讨了如何系统性构建高质量旅游解说体系。陈奕滨老师结合光雾山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现状,从体育旅游的概念,产品体系等方面进行讲解。



在实践教学中,文旅示范区党工委赵静带领师生赴光雾山民宿、普陀村观星点开展现场研讨,在红叶广场篝火晚会上,非遗"背二哥"与师生歌声交相辉映,展现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此次MTA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联动,一方面利于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亦为当地文旅管理部门和文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