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九期成功举行

发布人:旅游学院

  6月26号,旅游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八期在南校区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由余晓娟老师主讲,内容涉及两个主题,研究一题目:《Ancient Poet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ourism 》,研究二关于摄影在旅游体验中的重要性。本次交流由Fleur Fallon 老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与了交流。
  研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如今成为与西方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话点,旅游研究也不例外。余晓娟老师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歌,来研究其对旅游的影响。研究首先对文化在中国旅游中的影响、中国的古典诗歌和古典诗歌在中国旅游中的作用进行的综述。其中古典诗歌对中国旅游的作用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讲述,前者涉及旅游发展和景点设计,后者涉及目的地决策、期望、现场行为和体验。这是基于对旅游体验“共同生产”理解的基础上。使用参与观察法和对二手资料旅游手册的收集,获取分析素材,然后主要使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发现如下结论:古典诗歌对中国游客的作用体现在对其“凝视什么”和“怎么凝视”的影响方面。“凝视什么”方面,在旅游目的地解说与营销中,诗人的活动及其诗歌的赞美常被用来增强地方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在“怎么凝视”方面,可以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系统地利用古诗来增强旅游者的审美享受。这一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发展和营销、旅游者体验的创造和环境解说均有启示。
  研究二:摄影行为是旅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余老师在初步前测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展示了旅游摄影研究的相关主体(包括摄影游客、环境、服务提供者、照片观众和其他游客),及其所涉及到的研究主题(包括游客动机、情感、摆姿势、技术性、拍摄对象、摄影行为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等),并希望在讨论中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
讨论环节,保老师提出对理论建构的重视,并建议研究照相技术的变迁对人们摄影行为的影响或是通过研究中国与西方游客行为的差别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游客行为的影响,以找到与西方研究好的对话点,孙九霞老师也建议对问题意识的关注。Fleur Fallon老师建议两个研究之间建立关联。张朝枝老师提出诗词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诗词让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出名,游客到有诗词的地方旅游是寻找两种体验“意义”和“存在”。另有其他同学建议研究可进一步结合现代微信、qq等社会网络媒体分析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余老师认真听取了大家意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