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跨学科学术讲坛暨院庆十周年论坛”第八讲成功举办

发布人:旅游学院

  11月27日晚,由旅游学院和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旅游跨学科学术讲坛暨院庆十周年论坛”第八场讲座在地环大楼D129讲学厅举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作了题为“现代性视角下的旅游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旅游学院副院长孙九霞教授主持,旅游学院及相关院系、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共100多人参加本次讲座。  
  朱竑教授以自己与旅游研究的渊源开始本次讲座,接着主要围绕“现代性是什么”,“逃离现代性”展开,其中佐以云南泸沽湖的少数民族社区的变迁来体现现代性。在讲述“现代性是什么”时,朱竑教授认为现代性是一个个人自由增强、个人选择多样化的历史时期,同时现代性也意味着精神束缚和主体性的压抑。为说明这一点,朱竑教授从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社会心理学、伦理学、晚现代性的视角梳理了现代性,向青年学者们展示了不同视角下的现代性所具有的意义。其次,在讲述“逃离现代性”时,朱竑教授认为旅游是逃离现代性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而后,他从游客视角与东道主的视角来论证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说明了旅游是“现代生存条件下‘好恶交织’的产物”,东道主也成为了“现代性主体”。之后,朱竑教授介绍了案例地社会文化背景,并从游客:逃离现代性,营销中的他者与游客的地方想象,摩梭人:营建真实性的前台,摩梭人:通过旅游发展获得现代人的身份,我者身份的重构:传统与现代的协商,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纠结这六个方面证实了现代性。最后,朱竑教授提出“我们的现代性?”这一反思问题。
  随后,朱竑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互动,朱竑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政府是否在游客行为的现代性与社区对现代性的适应二者之间有所作为”、“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自我身份构建与群体身份构建的关系”、“泸沽湖为何在经历多年的开发后仍保护得很好”、“对于现代性的持什么立场”等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并且不忘提醒年轻学者多看文献,拓宽自身视野。最后孙九霞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精彩总结,她以三个特点总结朱竑教授的讲座,即朱竑教授敢于直面自我,敢于直面现实,敢于在规划中创新;并且具有持续的敏锐的学术坚持性。朱竑教授在学术上的点拨使在座者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