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跨学科学术讲坛暨院庆十周年论坛”首场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人:旅游学院

  4月4日下午,由旅游学院主办的“旅游跨学科学术讲坛暨院庆十周年论坛”首场讲座在地环大楼D129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刘志伟教授作了题为“走向田野的历史学”学术讲座。讲座由旅游学院副院长孙九霞教授主持,我院及相关院系研究生和来自其他高校的青年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志伟教授首先谈及历史与旅游的关系,他把田野调查视为一种旅游,认为他们是在旅游中重建历史,而这些历史恰恰是旅游规划中所必需关照的。接着,刘教授系统解读了何为“走向田野的历史”,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由搜集资料的需求而引发的,而是源于历史学研究中认识论和历史观的转变,是一种研究主体由“国家的历史”向“人的历史”发生转变的新史学观,这种历史观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它强调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这种转变对历史学家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历史学主要的研究史料来自官方的档案典籍,是国家的记事书,在新历史学观的指引下,历史研究需要走向田野搜集新的资料。
  随后,刘教授就如何将历史学走向田野进行了解释,并针对如何搜集资料、搜集哪些资料作了一一说明。他认为走向田野即是回到文字记录的历史现场,回到文本的语境,在现实中寻找历史,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民间文献、空间与符号、文字记录以外的世界等等。在搜集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需要培养一种“同情”的理解,尊重他人的行为与文化,最终做到通过“现在”来创造“历史”。刘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历史学研究与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结合,这与他一直以来所受过的教育与秉承的理念密切相关。
  讲座结束后,刘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就同学们提出的“对口述史的看法”“历史的真实性争议”“文人话语里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同构”等相关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孙九霞副院长对此次讲座做了精彩总结,分享了她的几点看法:首先是关于学科的发展。大家应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对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不断追求新的进展与突破;其次是研究者的精神。刘老师不断地跨越学科,源于对各个学科的知己知彼,他积极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段、不同层面来获得真实的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反思与学习;最后是关于历史学与旅游的关系。旅游学科太年轻,要向各个学科去学习,汲取营养,然后把旅游做的更科学、更接近真相。
  “旅游跨学科学术讲坛暨院庆十周年论坛”是我院组织的院庆十周年活动之一。论坛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其主旨是为研究生搭建学术平台,促进跨学科学术研究与交流,营造我院浓厚的学术氛围。

图为刘志伟教授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