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参加时空间行为交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第十五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暨“时空间行为交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承办,由来自16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多个研究团队近300人出席会议。我院赵莹副教授和李劼副教授带领学院师生共八人参会,希望以此会议为平台,展示旅游领域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促进多学科的交流、融合与合作。
第十五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暨“时空间行为交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致力于进一步促进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应用,交流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问题、新方法。探讨时空间行为由宏观汇总到微观个体,逐渐强调交互和网络,并在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赵莹副教授受邀针对《城市旅游的时空间行为研究》进行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城市尺度的居民休闲行为和景区尺度的游客行为相关研究。赵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以城市为中心的特定群体时空行为研究主要关注休闲本质的认识,休闲与社交网络,信息时代的休闲等话题;而以旅游景区为中心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则从行为特征到旅游体验不断递进。随后,与会学者和赵老师关于流动性视角下游客与居民之间的二元对立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活跃激烈。
在“时空行为与休闲旅游”分论坛中,我院研究生王嘉铭和林家惠分别做了《旅游者时空行为与主观情感》和《基于眼动分析方法的旅游者对景观认知偏好》的研究汇报,得到了评议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也收获了评议老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墙报环节中,我院研究生谢可可的《农民工休闲空间使用与社会融合的关系研究》和本科生谢书悦、曹轶涵、林晓洁的《永远的客人?迁移老年人日常时空间行为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驻足和讨论,也收获了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等老师的指导建议。
在大会最后团队介绍的环节中,李劼副教授展示了我院徐红罡院长主导的流动性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集中在中国文化、幸福感、休闲活动等几个方面。
在为期两天的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中,我院师生代表在多学科平台上为旅游研究发声,展现中大旅院风采,有利于提高中大旅院的影响力,促进旅游学科与其他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实现跨学科的研究互补与共建。同时,由教师带队,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的形式,体现了我院“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致力于打造“本-硕-博”链条完整、梯队明显的学术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供稿:谢可可、曹轶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