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继刚教授出席2013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研究机构工作年会
2012年12月28至29日,“2013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研究机构工作年会”在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举行。年会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基地、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出席本次年会的包括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戴斌院长及研究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和武汉分院,旅游影响研究基地、旅游市场与目的地营销研究基地、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西部旅游研究基地、都市旅游研究基地、台湾旅游研究基地、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饭店产业研究基地、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等10个研究基地的院长、首席专家、学者,此外还有来自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青岛大学、暨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湖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大学等10个研究基地观察员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梁增贤博士代表旅游影响研究基地出席本次年会。
年会首先举行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机构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展望座谈会,各个外设机构代表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情况,并汇报2013年的工作计划。与会代表谈论了外设机构的职能方向,分享各机构的工作经验,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外设机构的发展建言建策。
年会开展了4场学术讨论会,以“专业精神与社会服务”为主题,分别就“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落实带薪休假与国民休闲”、“旅游专业实习与校外产业实践”4个议题展开专家小组讨论会。保继刚教授参加“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小组讨论会。保继刚教授首先回应了研讨会的主题,认为学者既要“贴近社会”,又要“远离社会”,中国旅游研究者要从社会的基本现实出发,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用旅游知识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又要远离社会,跳出社会看社会,反思社会现象,审视社会实践,保持学术上的相对独立性。在谈及旅游与地方发展、旅游房地产等现象时,保继刚教授指出,城镇化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发展方向,旅游引导下的城镇化,或者称为旅游城镇化可能是区别于传统城镇化中具有独特性的一种。旅游学者要能够在旅游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明晰旅游的特殊性,理解旅游在地方发展、城镇化中的本质及差异。中国旅游房地产“繁荣”的背后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比如许多所谓旅游房地产项目以极低的成本占用优质的环境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高端房地产,但一些旅游房地产项目的空置率很高,使用率很低,浪费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服务。在谈及旅游与发展问题时,保继刚教授再次强调警惕“旅游开发中的制度性机会主义”,并指出“旅游吸引物权”的落实可能解决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和本地居民之间利益矛盾的关键点。

展望2013年,旅游影响研究基地将继续深入推动国际化进程,深度拓展产业、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