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酒店产业发展与学科响应"学术研讨会
2017年11月2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酒店产业发展与学科响应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顺利召开。作为“第二届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学术会议”分会之一,此次研讨会共邀请了来自厦门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海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专家,以及岭南控股有限公司、恒大酒店集团、东呈集团、君亭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亚朵生活酒店等企业的管理者,近80余位学界专家和业界精英共同探讨了中国酒店业创新发展、中国酒店发展趋势、酒店业新技术引入与产业融合、酒店投融资发展趋势等议题。

酒店产业发展与学科响应学术研讨会是“第二届旅游管理 学科建设学术会议”分会之一,共计15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上午场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由会议召集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彭青教授担任主持人。首先发言的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她做了题为“中国酒店集团化发展与思考”的演讲,并结合十九大后新形势谈了酒店创新与发展等问题,三种融合战略,为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后君亭酒店管理股份公司执行总裁甘圣红先生,分享了对“君亭酒店与中档市场的思考”并指出中端酒店未来五条出路。同样作为新的酒店业态,亚朵生活酒店副总裁王凯先生介绍了“亚朵生活——IP酒店”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他首先指出“酒店之IP(Intellectual Property)”具有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基于品牌联合的酒店IP场景化价值共创机理和可能性。

研讨会第二节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饶勇副教授主持。岭南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陈白羽女士开展了“创新驱动酒店业的有效供给”的演讲,她提出创新驱动酒店业有效供给应该体现在有产品呈现、有消费体验、有战略谋划、有价值实现以及有模式支撑等五个方面的观点。紧接着发言的是东呈集团高级副总裁吴伟先生,他对“中国酒店连锁集团未来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未来中国酒店连锁集团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来自于增值服务、产品迭代、技术颠覆、跨界合作以及战略升级等方面。随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林德荣教授介绍了“分享经济背景下的星级酒店营销策略”,主要强调了共享经济给星级酒店带来的影响。上午最后发言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酒店学院王培来院长,他做题为“新业态、新需求、新教育——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的主旨演讲,提出主要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和效果评估等六个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思考。

下午场第一节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谢礼珊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彭青教授通过双廊与德清的双案例,提出民宿产业集群的演化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观点。之后暨南大学旅游系系主任文吉教授做了题为“酒店消费者网络预订行为的影响因素交互研究”的分享,基于线索诊断理论和线索利用理论,采用实验法对影响消费者网络预订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研究者广泛关注的投稿问题,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宋子斌教授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投稿被拒?以国际SSCI期刊发文为例”的演讲,他总结归纳了投稿被拒的若干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给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最后恒大酒店集团副总唐伟良先生,通过“浅谈恒大酒店产业发展趋势”,介绍了恒大酒店管理集团经营理念与现状。

研讨会最后一节在谷慧敏教授的主持下进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曾国军教授基于多年的产学经验,做出了十二个“对未来十年中国酒店发展的若干判断”的论断。其后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程露悬副教授做了“酒店专业毕业生行业胜任力研究”,其研究结果为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饶勇副教授汇报了关于餐饮业中“山寨现象”的研究成果——“餐饮企业模仿创新集体行动的路径、趋势与驱动因素研究”。他提出最终决定餐饮业山寨现象演化进程的基本矛盾,是“模仿创新集体行动”与“市场不确定性”之间的对立统一等观点。最后,安徽师范大张海洲做了“酒店员工对大型组织仪式的价值感知与参与意向——以开元酒店集团’技术比武‘为例”的报告。基于组织个体感知视角总结归纳了7个价值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组织内不同群体对于技术比武的感知不同,所持的态度和意向也具有显著差异。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酒店业发展趋势的探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基于多学界和业界对酒店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碰撞和融合。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利于加深产学界对彼此的理解,强化产学之间的联结,同时也为推进联合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进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撰稿:陈生生;图片:林雪琼&与会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