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旅院的故事”校友专访 | 刘雪莲:缘起旅院,投身海洋

编者按: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时代飞速发展与变化,带来多样化的机遇与可能,大学生应如何迎变而歌,踏变而舞?学院心系校友成长与发展,举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优秀校友访谈活动” ,展示旅院优秀毕业生风采,为旅院学子勾勒出前路的多样性。本次活动搭建起在校生与毕业校友沟通的桥梁,使在校学生能够对本院的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并能制定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在校同学们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走好人生路。

 

刘雪莲,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与规划)本科生,无境深蓝联席执行长,深蓝学院Blue Academy发起人,2019广东省海洋生态环保知识自然导师,2019珊瑚礁监测与保育公民科学家,LNT无痕山林初阶讲师。

 

image-20221005141756-1

 

旅院的学生对探索世界充满好奇心

 

刘雪莲在很多分享中都提到,自己原本是个旱鸭子,之所以学习潜水,其实起源于中山大学“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规定。在游泳的过程中,她爱上了水,打破了对深海的偏见;而真正爱上在海中的感觉,则起源于潜水。“旅院给了学生一种勇敢冒险的精神。我非常向往旅行,热衷去看外面的世界,”刘雪莲说。她在大三的时候结伴到马来西亚开展背包旅行,在潜水胜地仙本那第一次体验了潜水。在海中无法说话,只能听见自己在水下呼吸的声音。宁静、远离世界喧嚣的感觉让人豁然开朗,让她深深感到自己生命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这种奇妙的感觉让她非常迷恋。于是,潜水让她开始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人生,而你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在这样的思考下,刘雪莲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运动方式。她认识了不同的人,不停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2017年,无境深蓝成立时,创始人发了一篇推文,呼吁潜水员保护海洋,激发了刘雪莲加入无境深蓝、成为海洋保护志愿者的动力,自此,她与无境深蓝结缘。

 

image-20221005141756-2

 

端正对公益组织的认知“任重道远”

 

毕业后,刘雪莲在广州某地产国企从事市场营销岗位。那时,她无法明确地说明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不停地尝试后,她发现了真正热爱的是海洋保护事业,于是毅然从国企离职,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海洋公益事业,逐渐转向全职公益人。中国公益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其中专注环保的企业的数量规模、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对于创业型公益机构而言,存活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刘雪莲说,与地产行业相比,公益行业在薪资待遇上自然没有可比性,但公益组织并不是部分人以为的“苦穷惨”。刘雪莲和她所在的团队用了很多创新的方式进行公众教育和传播,改变公众对公益的看法,让大家觉得公益也可以是很酷的生活方式。在团队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这项公益活动中。她介绍,公益行业的资金来源是善款,会按照善款的使用要求发放薪资。公益组织要做一个项目,需要向资方筹款,类似商业项目招投标或者产品销售;不同的是,商业项目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公益项目是以影响力来考量,以该项目是否解决了某个问题来衡量。目前环保生态相关行业社会企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但这正说明其未来的潜力巨大。国家政策非常重视环保,因此公益行业其实也是大学毕业生一个很好的就业去向。“很多实习生认为在国际化的公益组织实习能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刘雪莲说。一方面,他们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志在解决复杂问题,这个过程需沟通多方,运用的思维和逻辑与商业机构是相似的,可以开拓思维维度,提高视野,都是非常锻炼人的。

 

感恩旅院,投桃报李

 

刘雪莲说,旅院的很多课程都对她的工作十分有益。举例来说,在地产行业,《旅游规划》中目的地的战略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产品的营销推广等对许多商业项目尤其文旅项目是非常适合的;在公益行业需要做很多社区接触与调研,管理学理论课程、规划专业的实习非常有帮助。她说,“学院的课程设计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在专业知识和技巧应用上面非常有用。”她指出,在学校的学习中,最重要的还是综合素质的打造与思维的锻炼。大学四年的培养,能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的领域、更复杂的问题时,快速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分析新的问题。最后,刘雪莲用一些给师弟师妹们的建议作为访谈结语。她认为,第一要坚持做对的事;第二不能固化自己的认知,多尝试、多感受、多看看广阔的世界;第三要努力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提前计划自己的时间,才不会焦虑。在找工作方面,她强调不能给自己设限,打破“一定要去大公司、高薪岗”的思维,因为有很多很酷的职业和岗位值得大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