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讲党课丨卫杰:到西部圆一个支教梦,到基层做一件平凡事
11月4日,中山大学第23届支教团队员、2022级旅游学院研究生党员卫杰为我院2022年秋季党章学习小组学员上党课。他以《在西部支教的一年,我的生活感悟》为题,讲述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支教的故事与感悟。
卫杰同志首先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入党经历,又结合图片资料介绍展示了服务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的教育情况。
隆林中学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贫困代际循环中的教育缺失困境比较严重。卫杰等人是来这里的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肩负很重的责任和极大的期望。
一张张照片,讲述了卫杰同志支教一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从适应到探索,经历瓶颈而后达到成熟。刚到那里,首先是熟悉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并确定工作安排,岗前培训结束真正成为一名老师时,他内心感到奇妙又困难。
支教期间,他在学生中,游走在教学、行政和公益多个职责和岗位之间。教学上负责四个班级的地理科目教学工作,行政工作上,在政教处协助管理学生会工作;团队协助运作学校公众号,打开学校对外宣传的渠道;他所在的广西分队通力合作,落地了博物馆进校园、公益课堂、“音标班”和“书信交流”等志愿服务项目,在教学工作和公益服务当中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为学生发展多点付出,努力实现支教老师的价值。
支教团与隆林中学学生合影
他认为,广西分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组织了一对一助学。他曾跟随老师下乡做家访,切实感受到身处乡村的学生们上学是多么的艰难,明白一对一教学可以带来很大改变。真正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懂得他们。
卫杰同志谈了谈个人感悟和收获。他认为支教是一项工作,并非单纯的志愿服务,是增长经验、认识社会的过程。在这期间,他最大的收获是阅历。关于同事、学生和地方,对生活和学习的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独处的时间给予了他与自己对话的机会,收获了平稳的心态。
作为服务学校的第一届支教团队,白手起家困难重重,迷茫感伴随了他很久,尤其是跟不上其他支教团队的进度时,他一直在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为谁而做,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
卫杰同志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带着知识本领和希望,到西部、到基层撒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卫杰同志赴西部开展志愿服务,既是育人,也是育己。党章学习小组学员们为党员们在基层为增进民生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而感动,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基层教育最真实的情况,发现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