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在四川卧龙开幕

image-20230817105936-1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中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委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3“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于8月14日上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幕。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部门负责人杨碧幸女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教研处胡瑞华主任、四川省卧龙特区保护区管理局纪委杜军书记、中山大学教务部陈省平主任分别致开幕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卢叶、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中国青年杂志记者朱玉芳、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管理处主任邹丹、四川省卧龙特区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何廷美、卧龙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金群明、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群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陈胜荣副教授,中山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晓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黄山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image-20230817105936-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部门负责人杨碧幸女士致辞

image-20230817105936-3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教研处胡瑞华主任致辞

image-20230817105936-4

四川省卧龙特区保护区管理局纪委杜军书记致辞
 

image-20230817105936-5

中山大学教务部陈省平主任致辞

本次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第四期项目的组成部分,活动以“创意体验赋能遗产教育,多元生计促进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提升当代青年的遗产保护意识和传播遗产价值的能力,培养未来世界遗产教育导师;帮助当地社区居民提升自然教育的能力,增强其生计的可持续性;传播分享遗产教育的前沿活动,提升遗产教育的公众影响,推动遗产教育可持续发展。

image-20230817105936-6

2022“熊猫大使”工作坊成员合影

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10多所境内外高校的3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将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人民日报、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相关学者和专家为工作坊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学员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考察、小组研讨、集体作业的方式挖掘当地传统知识,设计相应的研学产品,将社区百姓的生活知识转化为遗产友好型的生计资本,为当地策划研学旅游产品、撰写中小学生自然教育手册、编写景区中英文解说词,利用新媒体传播遗产价值,为提升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在四川卧龙举办“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活动,其中第一年的系列活动包含青年自然教育导师培养、中小学生自然教育讲座、社区能力建设培训等,第二年的系列活动增加了学员与当地中小学生互动、学员与巡护员对话沙龙等环节,这些做法对当地产生了积极意义,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与推广。本次活动在2022“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成功主办的基础上,增加了徒步考察与调研当地社区、考察当地社区居民传统生计体验项目、考察九寨沟地震后景观恢复等活动内容,以增加学生对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社区的理解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此外,本次活动也将通过哔哩哔哩“熊猫大使Panda”账号对部分环节进行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