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墟的时光老街,与青春赛跑!
看国情、知民意、守初心。旅游是年轻的学科,是问题导向的学科。打开校门,走出书斋,拥抱社会,旅游学院的课程从来不拘泥于课本,不局限于课堂。
谁能想到,《旅游学原理》课程,竟然变成了学生们一场在乡村老街的青春“赛跑”。当然,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赛跑,这是关于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赛跑!这堂实践课程,旅游学院联合校友企业北辰青年,以佛山市太平墟镇的乡村社区为案例地,进行了一次全新尝试。
课程筹划:三方联合用心设计
太平墟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依西江而建,是沟通广府与粤西的重要节点,建于明崇祯年间,曾是商业重镇。如今,水路不再是去粤西的唯一选择,太平墟繁华不再,居民大量外迁。镇上历史民居保存完好,临江风景极佳,大地艺术节极大提升了知名度,发展文旅产业是它的道路。但如何可持续开发文旅项目使太平墟重焕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太平墟老街
学院课程组、北辰青年活动团队两次实地考察,与在地管理者、居民三方交流,获取一手资料,形成了课程设计的初步方案,最终推出一个48小时的实践课程。内容包括:
1、资深专家工作坊。
邀请城市历史街区活化利用、地方在地文化构建、文旅IP创意活动策划、创意设计实操等专家,在实践前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现实案例、理论支撑和思维逻辑实践指导。
2、实地调研与现场研讨。
在太平墟镇按照既定线索引导,以游戏+访谈+脑暴的方式,全面了解案例地,形成初步创意。
3、方案设计与成果制作。
在工作坊和实地调研基础上,分工合作,用6小时形成策划案,以PPT形式呈现策划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
4、方案展示与评奖颁奖。
9个团队,15分钟现场团队展示方案的核心内容和特点,由专家老师组成评审团,评出各项大奖。
课程实施:48小时极限挑战
01 分组破冰,任务下达
课程当天,师生一早齐聚海珠区工艺美博中心,接受乡村活化创意坊的48小时创意设计任务。我院校友、北辰青年创始人宋超讲述了他在创业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思考,鼓励年轻人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随后,9个创意组与创意导师抽签领取三大主题创意任务卡。
宋超学长讲述他对旅游学科和年轻人的思考
领取创意生产任务卡


三大创意任务详解
02 专家讲座,干货满满
广州蜻蜓计划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吴景传先生从多年的文旅行业实践出发,提出“日久他乡是故乡”的理念。他指出,在乡村振兴中,留住年轻人非常重要,但同时要警惕“他者”的自我情趣。象城建筑规划设计(广州)有限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邢懿,讲述了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如何梳理历史文脉,发掘建筑和空间机理,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使社区改造成果能兼顾历史传承和现代需求。“城宝图”主理人琬凌分享了她在城宝图等几个大型文旅IP活化中的活动创意生产过程,说明如何将城市文化元素活化成文旅IP和可以体验的产品。北辰青年资深创意策划人卫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创意传播课导论,详解拆解创意的产生过程和思维方式。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分享自己的案例和日常思考。





讲座现场
03 现场调研,全情投入
在南海太平墟镇,各小组由创意导师带领,完成墟镇打卡任务,寻找老街的文化元素;深入社区进行访谈,了解社区的前世今生、现实需求和发展困境。



搜集完创意线索后,各小组集合进行创意头脑风暴。在太平墟老街,古朴宁静,时光仿佛停滞于此,一群年轻人在街头巷尾相聚,燃烧青春活力,迸发创意激情。夜幕降临,各组创意主题逐渐明朗,大家乘车回校后也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创意探索。


调研现场
04 创意产出,青春赛跑
次日清晨,各组再次齐聚海珠区工艺美博中心,在讲解完创意产出的要求、评分标准和基本流程后,6小时倒计时开始,一场创意与时间的赛跑打响发令枪。



讨论现场
05 尽情发挥,收获掌声
在创意成果汇报环节,各个小组或按严谨的理性逻辑,或以感性的一首诗歌来点睛;或强调主题文创的意境,或突出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或注重社区的人文关怀。主题创意也各有特色,从一条重现往日记忆的时光小巷,到一个体验文创的文旅集市,再到以老街的悠闲的环境为卖点营造的疗愈社区;从以武术文化为核心IP的佛山文化体验馆,到迎合年轻人需求的剧本杀+艺术集市,再到重现西江码头繁华商业氛围的码头商业街,无不体现了学生在深入调研、理性研判后的无穷创意,精彩的汇报也获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成果汇报现场
评委老师根据从逻辑条理、创意质量、实操可行、表现效果等方面,点评了各组成果,并提出未来努力和深化的方向。课程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创意、最佳表现等一系列奖项,课程组老师分别作总结讲话,鼓励大家保持专业热情,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洞察,对自我提升的追求,不断超越自我。
罗秋菊教授点评
陈奕滨老师点评
行业专家点评
冠军小组
亚军小组
专项奖获得者
陈奕滨老师总结发言
罗秋菊教授总结发言
大合照
学生感想
陈垣润
我们实现了一次从学习理论到付诸实践再到反思理论的认知闭环!在点燃对旅游专业的热情和兴趣的同时,我对旅游学的基本原理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长路漫漫,还要坚持实践。
马旭
这次旅游学原理课程实践,是我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去到实地考察,并且在这么多优秀老师的指点下为太平墟做了文旅的创意方案。短短48小时,倾注了小组成员的所有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方案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发现了不足,找到了方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文旅创意方案可以真正帮助乡村社区重新获得生命和活力!
曹琦
旅游学院与太平墟的两日之约,让我认识到创意是活动的灵魂。为太平墟设计创意活化方案,冲破城乡代际,唤醒沉寂空间,居民对村庄复兴的希冀也成为我们瞄准的核心需求,在一次次的讨论修改中,我们学会去贴近村民的心,共同回忆往日时光。这一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创意产生与落地的过程,实在受益匪浅。
钟敬棠
旅游学院与北辰青年合作的产业实践课程给予了我一次深入文旅行业的机会。因地制宜挖掘开发旅游资源,活化利用废墟老街,调研访谈促进公众参与……一次活动一段体验,一条老街一群青年,文旅星火在此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