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暨旅游管理分论坛顺利举行
2016年6月18日,“第二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暨旅游管理分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旅游学院106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分论坛的主题为“国内外旅游学术前沿问题交流及青年学者职业路径发展探讨”。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希腊、埃及海内外著名高校的7名优秀学者远道而来,齐聚一堂,参加论坛并做了精彩的学术交流报告。旅游学院副院长孙九霞教授、副院长张朝枝教授、酒店与俱乐部管理系系主任饶勇副教授、实践教学主任曾国军教授、彭青教授以及杨云副教授出席了论坛。
我院外事秘书杨娅主持分论坛会议,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嘉宾一一介绍了旅游学院出席的领导与老师。7名青年学者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着重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兴趣。第一个作重点发言的是欧盟旅游教育项目顾问,来自英国艾赛特大学的研究员Konstantinos I.Kakoudakis先生,他首先对旅游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论进行回顾,并且认为现有的旅游研究主要关注商业领域,对环境的关注也在日益提升,旅游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来自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Swathi Ravichandran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在餐饮行业人力资源领域所做的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关于“55岁以上点餐服务员的在职培训需求”的研究。根据研究,她认为年长服务员十分乐于为顾客服务,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因此年轻上司需要倾听他们的诉求,并选用适合年长服务员的培训方式。来自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的Islam Elgammal 副教授首先对可持续旅游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然后以英国西威尔士的Bluestone国家公园为案例,分析国家公园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来自德国伍伯塔尔大学的高级讲师Christian Kahl曾经在中国任教,他以自身的经历和体会,指出中国的大众旅游和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节假日出现的大规模游客流对景区的承载力提出挑战,学界理应对合理的疏导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来自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高级讲师Adi Weidenfeld首先对青年旅游学者的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标志性景点目前受到的学术关注不足,值得研究。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高级讲师Kelly Phelan回顾了自己的研究历程——从市场营销、新兴旅游目的地到人力资源,并分享了在这些领域做过的研究。来自四川大学体育学院的讲师李少波分享了自己对全域旅游理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经验和看法。此外,各位青年学者都分享了学术研究路上的心路历程和困惑。
重点发言结束后孙九霞副院长代表学院感谢各位学者和嘉宾的出席,并向他们介绍了旅游学院的发展历程、重要成果、未来目标和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她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欢迎各位学者来中国做研究,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开展广泛合作。之后,张朝枝副院长、饶勇主任和外事秘书杨娅带领学者们参观了旅游学院大楼,介绍了各实验室的情况,解答学者们的疑问。
晚上,学院教师与嘉宾进行人才洽谈。我院领导与教师就中山大学的聘任制度、要求与标准、福利待遇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了详细、充分的沟通,尤其对有求职意向的嘉宾进行答疑解惑。随后,嘉宾与学院教师自由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交流结束后,部分嘉宾对求职于旅游学院表示有浓厚的兴趣与意向。
第二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暨旅游管理分论坛,通过重点发言、开放讨论、参观交流、人才洽谈等形式,集聚海内外旅游管理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学术前沿话题,追踪热点问题,思索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了旅游管理学术英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