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康养蓝皮书》合集版发布,呈现康养产业跨界融合态势

6月21日-23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4暨《康养蓝皮书》2017-2023合集版发布会活动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康养旅游与大数据团队对过去七年在康养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未来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预测。《康养蓝皮书》主编、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介绍,首本《康养蓝皮书(2017)》首次系统地对“康养”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构造出康养产业的三维空间与六度理论,对康养产业概念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此后,陆续建构区域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首创“中国康养强市”和“中国康养强县”榜单。

image 350

《康养蓝皮书》主编、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作主题报告。

主办方供图何莽总结,康养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层面的五大政策支持:积极老龄化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促进观光向度假转型的策略。这些政策的交汇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的政策保障。何莽说,康养方法论正推动着区域康养发展从文化概念和宣传口号向产业运营转变。随着技术标准化的实施推动了产业的成熟,标志着康养产业从资源驱动向技术标准化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康养产业已成为提升地区形象和促进产业转型的关键手段。“一些城市通过积极实践康养方法论,已经成功实现了转型发展。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河南焦作市,山西大同市、运城等康养二十强市皆成功实现转型发展。”何莽介绍,一些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正在积极实施康养转型,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推动大区域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安徽大黄山休闲度假康养区不仅超越了黄山区和徽州的地域限制,而且带动了周边省市的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大黄山区域。

image 351

康养产业的跨界融合也呈现出跨区域融合和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康养产业正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生态体系,其服务对象从单一的游客转向更广泛的商家,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本次大会活动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主办,涵盖圆桌讨论、专题推介、产业对接、案例分享、新书集刊发布等多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