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ZHOU Xiaofeng

科研博士后/Post-doctoral Researcher

Email: zhouxf55@mail.sysu.edu.cn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2018.09-2022.06,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师:张朝枝教授,管理学博士

2021.02-2022.01,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旅游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院,导师:Maria Gravari-Barbas教授,访问博士生

2014.09-2016.11,昂热大学旅游、文化与接待业管理学院文化遗产旅游专业,导师: Yves Dolais教授,管理学硕士

2010.09-2014.06,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与规划专业,导师:张朝枝教授,管理学学士

2012.02-2012.07,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交换生

 

研究方向/Research Fields

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价值传播/Tourism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遗产化与旅游化/Heritagization and Tourismification

 

科研成果/Academic Achievements

[1]   周小凤,张朝枝,蒋钦宇.遗产化与旅游化对地方文化记忆系统的影响——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J].人文地理.2022,37(04):182-191.

[2]   周小凤,张朝枝,蒋钦宇,曹静茵,潘彦宏.搬,还是不搬? 遗产化与旅游化情境下的社区居民搬迁研究[J].旅游学刊.2022,37(3):83-95.

[3]   Gao J, Zhang C, Zhou X, et al. Chinese tourists’ perceptions and consump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 generational perspectiv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21, 26(7): 719-731.

[4]   周小凤,陈晨,张朝枝,刘文艳,于冰. 长城的旅游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editor, 双墙对话:第二届中国长城与哈德良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文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1: 300-310.

[5]   周小凤,张朝枝.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量表开发与维度结构[J].中国文化遗产,2020(06):4-14.

[6]   张朝枝,陈晨,周小凤. 第四章:长城开放利用. In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Ed.),中国长城保护发展报告2017-2018年[M].北京,中国文物出版社,2021:60-92.

[7]   张朝枝,陈晨,周小凤,曹静茵,潘彦宏,曾晓茵,杨晓鹏.第四章:长城开放利用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In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Ed.),中国长城2019年度保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文物出版社,2021:48-66.

[8]   刘文艳,许慧君,冯双元,于冰.中国长城保护报告(2017—2018)[J].中国文化遗产,2020(02):91-102.(张朝枝,陈晨,周小凤参与编写文旅融合部分)

[9]   周小凤,张朝枝.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居民对建筑遗产认同的变化——以广州荔湾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城市观察,2020(04):88-101.

[10] 周小凤,刘文艳,陈晨,于冰,张朝枝.长城文化遗产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In宋瑞(Ed.), 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07-122.

[11] 周小凤.首届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笔谈:遗产利用的不同主体[J].中国文化遗产,2020, (01):50.

[12] 周小凤,张朝枝.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的关系演变与互动机制[J].人文地理,2019,34(03):154-160.

[13] 周小凤,张朝枝. 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关系的时空演化[N]. 中国文物报,2018-12-21(006).

[14] 张朝枝,周小凤,宋晓微.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报告[J].中国文化遗产,2018(06):35-39.

 

研究课题/Research Projects

[1] 中国博物馆协会项目,长城沿线博物馆、纪念馆与乡村博物馆建设与展览数字化传播,2022-2023,主要参与人

[2] 中山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博士生重要创新项目,游客对线性文化遗产整体价值认知与局部体验感知的互动与影响机制研究:以中国长城为例,2020-2021,主持

[3]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项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专项功能开发与专项监测(第三包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研究),2020—2021,参与

[4]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项目,长城开放利用与旅游专题研究,2020,主要参与人

[5]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项目,长城开放利用与旅游专题研究,2019,主要参与人

[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自信生成机制与治理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0AZD067),主要参与人

[7] 中山大学项目,《国家公园与世界遗产数据库》与《东盟可持续旅游监测点数据库》,2019-2020,主要参与人

[8]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项目,长城保护与开放利用对策研究,2018,参与

[9]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中国旅游景区投资与发展,2017-2020,主要参与人

[10] 中山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项目,2017-至今,主要参与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遗产地权力、认同与责任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5-2018)(批准号:41471122) ,参与

[12] 中山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开平碉楼为例,2014,主持

 

学术参与/Academic Participation

学术会议

2021.11.14:2021年《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的“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分论坛,《文学旅游地游客的情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阳关与门关》(作者:周小凤, 张朝枝, 杨晓鹏, 曾晓茵;主讲人:杨晓鹏),获《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优秀会议论文

2021.11.1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的“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分论坛,《建构与传承:长城博物馆的价值传播叙事》(作者:周小凤, 张朝枝, 曾晓茵;主讲人:曾晓茵)

2021.10.21-10.22:中国长城和英国哈德良长城保护、阐释与开放学术会议,主题发言《建构与传承:长城博物馆的价值传播叙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英格兰遗产委员会主办,线上参加

2020.11.7-11.8: 2020年《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的《遗产与旅游》分论坛,主题发言《遗产化与旅游化情境下社区居民对文化记忆的感知》(作者:周小凤,张朝枝),广州

2018.10.7: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ICOMOS CHINA青年论坛,主题发言《突破遗产与旅游的时空边界——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举办,上海